原标题:青海湖“十四五”生态保护与发展成效卓著 国家公园创建迈入关键阶段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11月21日,记者从“‘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青海湖景区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以党建为引领,推动青海湖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据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陈德辉介绍,五年来,青海湖生态保护持续加码,累计投入3.3亿元实施湿地保护、水生态修复等项目,构建起“四巡”机制与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实现重点区域监测全覆盖。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青海湖生物多样性实现“三个增量、两个稳定”:普氏原羚种群达3700余只,较保护初期增长12倍;水鸟数量约60.6万只;裸鲤资源量12.75万吨,增长49倍,“水—草—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更趋平衡。同时,环湖污水“零直排”、垃圾“零填埋”基本实现,水环境指标持续稳定。
国家公园创建步伐坚实,通过两轮综合改革构建二级管理体系,完成8方面55项创建任务,形成65项成果,进入成效评估阶段。创新推出的旅游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三证”管理机制,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成为可借鉴的“青海湖方案”。
绿色发展成果丰硕,累计投入31亿元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倒湖茶”公路等项目让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建立“观景点+村集体+牧户”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环湖2万余名农牧民增收,形成生态富民新路径。打造13处自然教育基地和6条精品线路,深化国际合作,让青海湖生态故事广泛传播。
面向“十五五”,青海湖景区管理局将聚焦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创建、监管职责履行和绿色发展深化四大任务,全力推进美丽河湖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争取早日实现国家公园设园目标,培育生态体验核心产品,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努力将青海湖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