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青海湖:生态旅游联农带农富民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2日 16:07:16  来源: 青海新闻网

原标题:青海湖:生态旅游联农带农富民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11月21日,记者从“‘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专场上了解到,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进程中,青海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多元举措,探索形成“生态惠民、共建共享”发展路径,让环湖农牧民在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中持续受益。

据青海湖景区管理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处处长熊永樵介绍,青海湖在12个观景点创新构建“政府主导、村集体参与、农牧民分红”的经营模式,激活生态旅游发展活力。截至今年,示范区已接待游客187.4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78.26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和17%。自2023年运营以来,游客量与旅游收入连续保持逐年增长态势,生态旅游已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同时,主景区与观景点辐射带动环湖8个乡镇20个村的6400余户2万余名农牧民直接或间接受益,成功解决1000余人就业难题。同时,环湖设置2931名生态管护员岗位,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等各类资金补助7893万元,4106户群众直接享受生态红利。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鼓起了农牧民的“钱袋子”,更调动了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增进了群众对区域发展的认同感。

此外,通过对观景点提档升级,将精品旅游线路“串珠成链”,部分观景点依托独特区位优势和景观吸引力,探索形成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的运营新模式。同时,以旅游为纽带,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特色路径,为其他地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旅游、带动群众增收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经验。

下一步,青海湖示范区以生态旅游为桥梁,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未来,随着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持续深化,将进一步拓宽联农带农渠道,让生态红利更好地惠及环湖群众,书写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