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江源国家公园: 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路径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报道)11月21日,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随着生态保护成效显现,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种群快速恢复,随之而来的“人兽冲突”问题也成为挑战。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多方协作,通过构建“预警-防护-科研-补偿”综合体系,在缓解人兽冲突方面取得系列进展,努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据了解,缓解冲突重在事前防范。三江源地区通过下发防范通知、制作藏汉双语宣传手册,并充分发挥万余名生态管护员的“前哨”作用,构建了群防群控的预警网络。在硬件方面,开展了集装箱式防熊屋试点,为牧民配备防护设备,并为72户牧民安装防熊电子围栏75套。同时,科研团队通过专项调查,基本摸清了冲突高发区域和诱因,为精准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机制保障上,三江源国家公园创新建立了“事前防范+事后补偿”的全链条防控体系。青海省政府及各级管理部门为农牧民购买了人身和家畜伤害保险,据统计,2022年5月至2025年5月间,仅杂多、治多、曲麻莱三县就完成棕熊致害补偿295万元。针对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这一核心矛盾,园区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在13个村开展试点,对牧民进行生态补偿,在为野生动物保留生存空间的同时保障牧民生计。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立军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应对“保护与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科学管理和机制创新,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径积累了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