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前教育专家学者齐聚蓉城 探讨《学前教育法》贯彻落实与保教质量提升
论坛现场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淋
2025年6月1日起,《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不仅为学前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更为促进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11月23日,第五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七次学术年会在蓉举行。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题分论坛——“学前有法,善育有规——《学前教育法》贯彻落实与保教质量提升”举行。论坛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焦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总体主题,深度聚焦《学前教育法》贯彻落实与保教质量提升。来自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学前教育专委会理事、全国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教研员等共200余人现场参会,另有130余万名相关从业者通过线上渠道参与本次论坛,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专业力量齐聚的研讨氛围。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召存
论坛设置专家微报告、圆桌论坛两大核心环节,旨在通过理论解读与深度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索《学前教育法》贯彻落实的实践路径与科学保教的优化策略,为打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庞丽娟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庞丽娟指出,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是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阶段唯一直属分支机构,服务国家学前教育改革,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持续发挥着极具价值的专业力量。过去十多年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存在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构建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成为当前阶段尤为重要的任务。
在她看来,本次分论坛聚焦“《学前教育法》贯彻与保教质量提升”,邀请学前教育领域专家与一线工作者共同研讨,有助于推动各方更深入领会《学前教育法》的精神内涵,提升对学前教育法治化重要性的认知,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申素平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申素平教授重点解读了明确法律调整范围、保障学前儿童权利、规范教职工资格待遇等《学前教育法》的核心问题。她指出,《学前教育法》立足学前教育社会公益实施不仅能够为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向普及普惠、安全优质方向跨越。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院院长严仲连
严仲连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学前教育法》的实践逻辑表现为立足学前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公平与正义是学前教育立法的现实诉求。历史逻辑表现为尊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与过往,既包含重视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也包含尊重学前教育领域的认识与现有政策。法理逻辑表现为遵循立法的法律技术要求,其中依法立法是法理要求,科学立法是根本要求。最后,他提到学前教育立法体现出尊重历史与立足现实,同时面向未来,这三重逻辑在学前教育立法实践中共存。
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主任蔡黎曼
蔡黎曼教授在报告中首先指出,《学前教育法》是从政策治理到法治保障的根本转变,开启了幼有善育新时代,它的实施有四大根基,即政府主导性、公益普惠性、儿童中心性、科学育人性。政府主导明确责任,扩大普惠资源、推进免费教育试点,破解“入园难”“入园贵”;公益普惠通过保经费、保队伍、保公平、保兜底,守护教育公平;儿童中心性以“最有利于儿童”为导向,保障儿童权利、筑牢安全防线;科学育人性坚守游戏化教学,杜绝小学化,还孩子快乐童年。但她同时也提到我们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挑战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在法治的轨道上,继续深化探索,勇于实践创新。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系主任左志宏教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学前教育中心培训部部长王俊玲,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李丰,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思南路幼儿园园长吴闻蕾,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武敬洁,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李隆庆,五位嘉宾老师围绕“学前教育法与幼儿园高质量建设”展开深度对话。
圆桌论坛
王俊玲聚焦省级层面政策落实,提出规范化办园的共性问题与指导举措、科学保教落地阻力及引导措施,以及教师权益保障政策的落地效果与偏远地区教师招聘留存难题。吴闻蕾关注园所实践,探讨规范与特色发展的平衡、家园沟通机制构建、分层分类教师培养体系搭建及教师人文关怀举措。李隆庆聚焦家长需求与园所应对,询问家长多样化诉求的沟通引导、保教活动设计中自主与科学的兼顾,以及教师权益保障与专业提升的结合。武敬洁老师从教研视角,提出如何帮助幼儿园准确理解规范、构建科学保教体系,以及针对不同教龄教师的精准教研赋能建议。李丰从理论层面,剖析规范化办园核心要义、“幼儿为本”内涵把握,以及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与园所需求的衔接问题。
在《学前教育法》强调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这一话题下,李隆庆还分享了附幼经验——园所的温度,不在于口号,而在于让老师“被看见”的每一个细节。简单来说就是:用心把老师放在心上,老师就会把工作放在心上;当老师把工作放在心上,他们自然会把孩子稳稳地放在心尖上。教师的权益保障和专业提升,是相辅相成、彼此成就的一个整体。
最后,李召存在总结中指出,《学前教育法》作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法治保障,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论坛以该法律为核心议题,搭建了思想碰撞与实践经验交流的专业平台,通过微报告分享与圆桌论坛研讨相结合的多元形式,深化了与会者对《学前教育法》的系统理解,更为破解实践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拓宽了思路、凝聚了共识。
图片来自主办单位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陈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