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威海在全省率先建成统一地址库
聚焦基层治理效能不高、工作负担过重、应急协同不畅等突出问题,威海市坚持以数据驱动为核心引擎,创新构建“一址数字画像、一表共享通办、一体指挥调度”的智慧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治理从“人海战术”向“数智赋能”转变,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山东省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典型案例,统一地址库应用成果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创新案例。

威海在全省率先建成统一地址库,有效解决标准不一、覆盖不全、一户多址等问题,实现治理要素精准落图。一是地址信息标准化。出台《威海市统一地址库地名地址编码规则》,全面归集公安、民政、住建、自然资源、水电气暖等部门单位原始地址数据5071万条,通过清洗、比对、赋码,形成525万个41位标准地址编码,为每个城市部件赋予唯一的“身份号码”,生成全域统一的地址“底图”。二是分散信息关联化。推动统一地址库与网格化信息平台深度融合,将292万人口信息、30万市场主体数据与标准地址精准匹配,形成362万条关联数据,实现人、企、事、组织等要素“依房而落”。三是治理信息可视化。基于统一地址库开发分级授权可视化系统,区市、镇街、村居、网格四级工作人员可根据权限,实时查看辖区建筑布局、市场主体、人口结构、重点人群等18类信息,变“跑腿摸排”为“指尖巡查”,工作效率提升40%以上。
聚焦基层反映的报表数量多、报送频次高、多头重复报等问题,威海通过精简报表、再造流程、数据赋能,实现基层减负、服务增效。对基层数据,推行“一表填报、多方共享”。系统整合民政、人社、退役军人等10个部门68张高频基层报表,压减形成14张核心报表,字段从400余项精简至157项。开发“一表通”应用平台,基层工作人员上传数据后,经授权可被多部门按需调用,有效杜绝重复报送,目前平台注册人数达到2866人,覆盖全市72个镇街、400多个村居,日均减少重复填报约2000人次,报送效率提升65%。对惠民事项,推行“一表通办、直达快享”。按照“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理”原则,重构便民服务流程,比如将残疾人证办理、生活补贴申领等12个事项涉及的13张表单、156项信息,整合为1张表单、32项信息,只需提交一次材料,系统自动推送至相关业务部门并联办理,办理时间缩短70%。创新构建“数据比对为主、线上自助认证为辅、疑点信息实地核验”的资格认证体系,通过大数据主动发现符合条件人员,实现7大领域53项惠民政策“无感认证”,今年以来累计服务群众235万人次。
依托城市大脑整合各类感知资源和指挥要素,构建平战结合、一体高效的应急响应模式,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一方面,打造“一个平台”研判风险。搭建城市风险态势感知平台,聚焦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接入8.3万路视频监控,汇聚8.6万个燃气监测终端和13.7万个气瓶数据,开发AI视频算法110多个,实现各类风险隐患一屏感知、精准定位、实时响应,今年以来成功预警处置各类风险事件3.8万起。另一方面,建立“一套体系”应急处置。深化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打通公安、应急、自然资源、海事等部门通信指挥系统,接入无人机、布控球、指挥车、4G/5G单兵图传等移动监控设备,利用公共视频资源以及各类视频会议系统,打造“空天地海一体”的融合通信网络,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自由组网和统一指挥,应急处置效率提升50%以上。
闪电新闻记者 王希 威海报道(王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