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发路观察|2027,长春见
11月26日,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雷诺·艾德正式宣布:2027年1月15日至25日,第33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将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
这是继2007年亚冬会之后,长春再度牵手世界级冰雪赛事,更是吉林举全省之力深耕冰雪产业、推动全面振兴的里程碑时刻,亦是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战略契机——一场青春与冰雪的邂逅,将为吉林冰雪迈向世界级IP注入澎湃动能,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按下“加速键”。
看到这里,您或许会问,一场运动会,对吉林为啥这么重要?

第23届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 罗浩 李煦 蒋盛松/摄
首先要看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的含金量。
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每两年在不同城市举办,旨在弘扬国际大学体育与文化,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大学生冬季综合性体育盛会。
同时,其举办权向来是衡量城市综合实力与区域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此前,都灵等一众城市,都因此出圈。
大冬会不仅仅是一场运动会,它更是吉林向世界展示全面振兴成果的一个绝佳窗口,是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从“区域协同”走向“国际亮相”的重要载体。

北大湖滑雪场缆车徐徐攀升 罗浩 李煦/摄
看到这里,您或许会好奇,吉林省申办如此重要赛事的底气何在?
答案,就藏在吉林省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与久久为功的战略积淀当中。
这片镶嵌在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的沃土,坐拥68家滑雪场、361条优质雪道,织就起全国领先的冰雪运动硬件矩阵;
北大湖所基于的南楼山最大山体落差870米,为亚洲雪场最大有效落差。净月潭被国际雪联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越野滑雪赛道”……
山与雪的相拥、自然与竞技的共生,共同构筑起国际顶级冰雪赛事落地的天然沃土与硬核根基。

航拍视角下的北大湖滑雪场 罗浩/摄
从“西冰东雪”战略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难题,到《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高位统筹,吉林构建起“省级统筹、市县联动、社会参与”的冰雪发展体系,形成了全域冰雪产业发展的立体格局。
2024—2025雪季,吉林省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游客出游总花费高达2950亿元,市场热度与群众基础也为赛事申办筑牢根基。
省级层面的战略决心与高效行动力,更成为申办成功的关键支撑。
吉林省高度重视申办工作,将其视为“释放冰雪经济活力、展现开放自信形象、促进振兴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机遇,提出要“举全省之力把大冬会办好”。
省委书记黄强,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在长春会见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雷诺·艾德一行,面对面传递合作诚意,希望国际大体联支持长春举办这场青春盛会,双方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一定能充分展示各国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更好向全世界传递信心和希望。
而长春2007年亚冬会积累的赛事运营经验,以及中国在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赛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更赢得了国际大体联的充分信任,雷诺・艾德明确表示:中国在举办大型赛事方面拥有许多成功经验,国际大体联相信长春能够办好这届大冬会。

长春冰雪新天地烟花秀震撼上演 罗浩/摄
聊过吉林的底气,自然也要说说大冬会的申办成功,将给吉林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毫无疑问,大冬会将给吉林带来的不仅是短期的流量红利,更是世界级IP的价值重构:
当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运动员、媒体与游客,亲身体验吉林省“粉雪资源+民俗文化+智能服务”的独特魅力,各种“吉林智造”冰雪新装备也将借赛事平台走向国际市场,可以预见,大冬会将成为吉林冰雪的“全球发布会”。
与此同时,查干湖冬捕的千年渔猎习俗、吉林雾凇的自然奇观、朝鲜族的民俗风情……这些文化元素将嵌入赛事服务、文创产品与互动体验中,让吉林冰雪IP既具“硬核实力”,又有“文化温度”。
借助大冬会的辐射效应,吉林冰雪还将从“东雪西冰”的格局,向“全域覆盖”加速升级,形成“核心赛事+全域体验”的IP矩阵。

2025年全国职工冰雪运动挑战赛速度滑冰比赛 罗浩/摄
对长春而言,大冬会也绝非单纯的赛事落地,而是都市圈核心引擎的“国际化淬炼”。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长春正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为抓手加速转型,大冬会将让“长春冰雪”品牌实现全球传播,推动城市形象从“区域中心”向“东北亚国际交流枢纽”升级。
基础设施方面,长春通过启动场馆改造、交通优化、智慧城市等系列工程,既服务赛事需求,又为都市圈“一小时通勤圈”建设提速,长期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与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长春的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正寻求转型升级,大冬会提供的“体育+产业”融合契机,将与都市圈深度联动;吉林大学等高校的冰雪智能技术、环保材料科研成果,可借助赛事平台实现产业化转化……
同时,赛事将带动都市圈会展、餐饮、住宿等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助力2030年,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经济总量力争达到1.35万亿元的目标。
而青年活力的集聚与留存决定城市未来。大冬会的核心参与者是全球青年,长春正可借此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全球青年人才关注长春,让青年人才 “引得进、留得住”,为都市圈长远发展注入活力。
当然,大冬会的申办成功只是起点,吉林冰雪要真正站稳世界舞台,仍有一些细节值得思考。

首届中国·吉林松花江滑冰马拉松挑战赛在白山市靖宇县松花江江面上正式开幕 罗浩 蒋盛松 郭亮/摄
比如,如何以大冬会为契机,将长春、吉林市的赛事资源向松原、白城等区域延伸,推动“冬捕经济带”与国际赛事IP联动;
再比如,如何提早规划场馆的赛后运营,将场馆既可转化为专业训练基地,也可开发为大众冰雪体验场,避免 “赛事一过即闲置”,助力都市圈“宜居宜业生活圈”建设;
还比如,面对全球冰雪目的地竞争,如何强化“黄金纬度带粉雪+都市圈协同体验”的独特优势,将大冬会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品牌认知,让吉林冰雪成为国际冬季旅游首选目的地之一……
总之,2027年大冬会,注定是吉林冰雪IP的“成人礼”,更是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里程碑”。
未来两年,随着赛事筹备的推进,一个更开放、更立体、更具竞争力的冰雪IP,将在东北亚的沃土上绽放光彩;一个空间结构清晰、产业协同高效、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的现代化都市圈,将加速崛起,为中国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吉林样本”,为东北全面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让我们一起相约,2027,长春见!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
初审: 郭龙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