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滇东北高原已浸寒意,曲靖市会泽县驾车乡光头村委会大窝坡村的草莓大棚里却暖意融融。马金福望着筐中饱满的红果笑开颜:“25亩草莓收了80多吨,年收入超60万元,这‘金果果’全靠电‘喂’出来!”

从苦寒高坡到“致富田园”,可靠电力正是这场蜕变的核心密码,而背后,是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以质量强企驱动发展的坚实实践。
驾车乡海拔最高达3384米,缺水曾是农业发展的“拦路虎”。马金福的草莓地距水源2公里,3个总容量600立方米的储水池全靠电力抽水灌溉,种植季水泵24小时不停转。“要是电掉链子,苗全得渴死。”他的话道出了高原农户的心声。如今在会泽县南部高海拔乡镇,5000多亩草莓年产值突破1亿元,远销各地的甜蜜果实里,藏着稳定供电的“能量加持”。
相较于种植端,草莓初加工对电力的要求更为严苛。周晓明的收购加工点里,每天2吨多草莓经打包、冷冻后发往全国,3小时的冷库保鲜容不得丝毫供电差池。“以前总担心停电损货,现在供电稳得让人踏实。”他竖起的大拇指,是曲靖供电局优质服务的生动注脚。

电力“加持”不仅暖了高原农乡,更催旺了坝区产业。麒麟区越州镇的佳沃现代农业园区内,2000多亩蓝莓迎来丰收,1000多吨产量创造超1亿元产值,30%的产品远销东南亚。
“1315千伏安变压器保障园区运转,3万立方米冷库全靠电‘守鲜’,没可靠电力就没这份成绩单。”公司副总经理赵项武点出了产业与电力的紧密关联。
一条条输电线路延伸到田间地头,一台台变压器矗立在产业园区,背后是曲靖供电局的持续发力。为筑牢产业发展的电力根基,该局在电网建设上持续加码:“十四五”期间,累计投入24亿元用于现代农村电网建设,投产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项目3000余项,新增配电变压器3700余台,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57千伏安/户,城乡供电服务差距不断缩小;2025年再投资近3亿元,推进186个配网项目,新增变压器95台,维修10千伏及低压线路近670公里,建成400多个智能台区,让电力供给精准匹配多样化用电需求。

电力赋能产业的背后,是“质量强企”战略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曲靖供电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以系统性管理创新破解发展瓶颈、提升服务效能,创新性构建独具特色的“品牌+质量强企”模式,实施《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品牌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管理项目,实现经营、管理、产品、工程、服务五大质量维度协同突破,成功获评南方电网质量强企标杆组织。优质服务换来了群众的真心认可,供电服务第三方满意度从2021年的83分攀升至2024年的87分,创下历史新高。
从高原草莓的甜到坝区蓝莓的香,从农户的安心笑容到企业的发展信心,曲靖供电局正以质量为基、以电力为翼,让高原大地的 “金果果” 越结越丰,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越走越稳。
云南网通讯员 杜明彦 马大昌 李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