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龙彦 通讯员 李亚宁)近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第三期新媒体电商培训开班,为扎根基层的村社干部、深耕产业的种养殖户及商贸领域从业者带来系统培训,带领更多关注电商和新媒体发展平台的群众,借助新媒体平台和工具,推介好家乡好物、展示大美云南,当好新时代“新农人”。
本次培训采用“理论+实践”的模式,5天课程涵盖爆款短视频策划、直播搭建、AI电商应用等学习内容,旨在通过系统学习,让更多泸水市乡村人才掌握电商和新媒体运营技能,让泸水的优质产品乘着电商的东风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今年以来,泸水市已成功举办多期新媒体电商系列培训活动,累计培育基层干部、产业能手和创业青年近千人次,着力打造一支掌握“手机新农具”,精通“直播新农活”的数字乡村人才队伍。

怒江州泸水物产丰富,有绿色生态的高山蜂蜜、天然健康的生态果蔬,更有技艺精湛的精美手工艺品。长期以来,这些泸水特色农产品均面临“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为破此题,泸水市近年来创新提出“发展靠产业、产业靠产品、产品靠推介、推介靠新媒体”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新农人孵化、新农具普及、新农资运用、新农活创新”的“四新农”振兴计划。泸水市商务局局长郑晓艳介绍,目前,泸水市已制定系统的“551”人才工程目标:计划组建市级500名、乡(镇)街道500名、群众1000名的新媒体传播队伍,构建覆盖全域的新媒体服务网络。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泸水市文旅局群文馆员何汝家是最早参与到电商新媒体培训中来的人。她说:“从‘基层文艺工作者’到‘文旅推介官’,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热爱。我将学以致用,让更多‘云’朋友通过屏幕认识泸水、了解泸水、爱上泸水。”27岁的“宝妈”杨薇琳来自老窝镇银坡村,为了推介好自家种植的兰花和重楼,她也积极参与进来。她说:“以前拍视频、剪视频都觉得有难度,通过培训,在短视频策划方面思路完全清晰了,对以后的直播事业充满了信心。” 鲁掌镇浪坝寨村的返乡大学生夏寒已有两年的抖音运营经验,培训后他更加明确了方向:“回去后我要在抖音账号标签、IP、视频风格等方面进行转换提升。今年我们鲁掌镇种了5000多亩咖啡,希望能带动家乡咖啡、草果等产业发展。”

近年来,借助电商直播平台,怒江咖啡、怒江草果、老窝火腿等泸水农特产品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全国。郑晓艳表示,电商直播架起了连接怒江产地和全国市场之间的桥梁,泸水市正在积极构建“新媒体+”融合发展体系,打造新媒体赋能产业发展的新样板。随着系列培训的深入推进,泸水市的新媒体电商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学员们不仅成为个人创业致富的典范,更成为带动一方的“火种”,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集群效应。目前,这批来自泸水的“新农人”,正用镜头捕捉泸水之美,用直播传递家乡之味,通过方寸屏幕向世界展示泸水的生态之美、物产之丰、人文之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数字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