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乡土教育拓宽融合育人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 20:45:01  来源: 云南网

  重走“长征路”、体验农事劳作、尝试扎染与活字印刷……近日,昆明市富民县永定中心小学的学子们走进赤鹫镇半山耕云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在沉浸式学习中触摸乡土脉络,感知文化传承。这不仅仅是一堂走出教室的“户外课”,更是学校深化乡土教育的实践。

  “从前,书本是孩子的世界;如今,世界是孩子的书本。”永定中心小学校长李志鑫这样诠释学校的育人追求。他认为,乡村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本土资源,打破课堂边界,推动教育从“知识记忆”走向“生活创造”,从“应试能力”转向“综合素养”。

  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学校构建起“党建三融”育人模式,以红色基因为魂、以乡土文化为脉,系统推进“红色研学+思政教育+学科课程”融合育人。值得一提的是,研学过程实现了多学科有机融合:体育教师讲授行进安全与救护知识,美术课现场测绘地形,音乐课红歌激昂,科学课辨识植被岩石,数学课绘制路线图,语文课记录感悟、书写故事……知识在真实场景中跨越学科界限,变得生动而深刻。

  对乡土资源的深度开发,已成为永定中心小学“一校一品”的鲜明标识。校园内近一亩的劳动实践基地,成为孩子们课间流连的“乐园”。从播种到收获,学生在亲手种植豌豆、玉米、青菜等作物的过程中,理解生命与自然。每年举办的“校园杨梅节”,更是学科融合的典型场景。学生绘杨梅、写杨梅、煮杨梅,在趣味实践中融合美术、语文、劳动等多学科知识,真正实现“活动课程化、课程常态化”。

  富民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董常艳指出,“一校一品”的核心在于融合育人,其根本是要让一种根植于学校血脉的文化精神渗透至校园的每个角落,成为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的内在力量。“永定中心小学正是以乡土为根、以红色为魂,在立足自身、回归本真的探索中,点亮了乡村教育独有的精神之光。”

  当下,富民县教体系统正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深化“一校一品”建设。从永定中心小学的农耕研学到富民一中的体艺特色,从县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育人探索到永定小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班一品”班级文化建设,从款庄中心小学的AI赋能运用到大营中心小学的科创教育……各学校努力追寻并放大属于自己的一束光,共同勾勒山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云南网记者 王琼梅

责任编辑:李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