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地质科普进校园 400余名师生沉浸式感知地球档案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8日 20:51:26  来源: 云南网

  11月27日,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以下简称管护局),在云南民大附中西山分校以“保护地质遗迹 守护地球档案”为主题,开展了地质科普进校园活动。

  活动通过“室内知识分享+户外实践体验”的形式,将“地质古生物演化课堂”搬进校园,为40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地质科普盛宴。

  科普讲座解码地球亿年记忆

  活动伊始,云南民大附中西山分校校长杨珺琳强调了地质科普对培养学生自然认知、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提出要将地质知识和生态保护理念融入校本课程的规划。管护局局长陈金龙介绍了保护区作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核心载体的价值,强调要通过此次活动“以校为桥、辐射家庭”,不断强化地质古生物知识科普。

  活动中,管护局地质研究科冯长涛以“地球24小时生命通史—地球45亿年演化史诗”为主题,用通俗语言讲解了地球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他围绕生命的出现、演化、繁荣、更替等主题进行授课,激发了学生对地质科学的探索热情。

  本次活动中,管护局还向校方赠送了100套《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典型化石图册》。该图册收录了保护区典型化石标本的高清图片与专业解读,将成为学校开展地质科普教学的重要校本资源,助力地质知识常态化传播。

  户外实践让地质科普“活”起来

  户外实践环节中,特色摊位、科普展板有序布设在校园中,构成了集“看、学、玩、做”于一体的地质科普体验区。

  在“寒武纪时光长廊”展板区,20余块展板以时间轴为脉络,生动展示地球从地球形成开始的地质古生物演化历程,阐述了中国前寒武系(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的科考价值,以及各类神奇的古生物形态特征,学生们或驻足细看,或相互讨论,将“地球档案”记在脑里、存在心里。

  “寒武纪神奇生物在哪里”打卡集章活动更是点燃了全场热情。每位学生在活动中都领到一本“寒武纪生物地图打卡集章手册”,需前往6个特色生物展位进行打卡,每个展位都分别陈列1种寒武纪古生物的知识展板与复原模型,学生需准确回答集章手册上的提问,才能获得印章。集齐所有印章后,可到奖品兑换区领取定制帆布袋、迷你生物模型或钥匙扣等寒武系主题精美礼品,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最受欢迎的当数“化石标本展示及修复体验区”。该区域设3个展区,分别是陈列各类古生物化石的典型化石标本展示区,可以学习并体验化石修复的化石标本修复体验区,以及摆放体视显微镜,可以通过镜头观察细小化石微观结构的化石标本观察区。同学们在此驻足体验,领悟早期生命的奇妙,感叹化石标本的精美,现场充满欢声笑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完善机制推动地质遗迹保护与科普传播深度融合

  此次活动是管护局推进“地质科普进校园”的重要实践。管护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推动地质遗迹保护与科普传播深度融合,近三年来,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十余次,通过地质标本展示、科普讲座、野外地质研学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地质科学摆脱晦涩的学术标签,以生动易懂的方式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中,走进青少年群体,助力生态文明理念代代相传。、

  下一步,管护局将持续扩大科普覆盖范围,将地质科普活动延伸至更多中小学;着力构建“保护区+ 学校”的长效科普合作机制,推动自然保护区保护理念深度融入日常教学与生活,为绿美春城建设持续注入活力。

  云南网记者 王琼梅 通讯员 陈美静

责任编辑:李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