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抽水灌溉要错开用电高峰,现在随时开水泵都没问题,这‘翻倍’的电力太给力了!”冬日暖阳下,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兴隆村的蔬菜大棚里,抽水泵轰鸣作响,菜农王桃良看着潺潺流水滋润菜苗,脸上洋溢着笑容。

近日,随着3台新增配电变压器投运,兴隆村变压器总容量从1040千伏安跃升至2040千伏安。这场电网升级,不仅彻底终结了该村电压不稳、冬春灌溉用电“卡脖子”的难题,更给乡村产业发展装上了“电力引擎”,按下了乡村振兴的“快进键”。
供电能力的“翻倍”,源于乡村发展日益增长的用电刚需。近年来,兴隆村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势头正劲,大棚蔬菜连片成景,规模化养殖场稳步扩容,用电负荷也随之持续攀升。村里原有4台总计1040千伏安的变压器渐渐“不堪重负”,再加上供电半径长、负荷分布不均、线路线径偏小等问题,远离负荷中心的种植基地、养殖场常遇到设备“罢工”的窘境。每到春节除夕用电高峰,或是冬春灌溉关键期,变压器重过载现象尤为突出,1040千伏安的容量上限,成了乡村产业扩容、村民生活提质的“电力瓶颈”,“让供电能力再上一个台阶”成为全村人最迫切的期盼。
群众有所呼,服务有所应。面对村民们对“满格电”的热切期盼,陆良供电局迅速行动,组织精兵强将深入兴隆村,展开了一场细致入微的负荷排查。工作人员的身影,白日里穿梭于田间地头,记录下种养大户的真实需求;夜晚,则在灯下反复推演高峰数据,精准测算供电缺口,只为绘制出最精准的“用电画像”。最终,一套“新增变压器+优化线路布局”的“破局”方案应运而生,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近忧”与“远虑”。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施工战役随即打响。建设者们不畏低温严寒,高效推进工程:新立铁塔5基、电杆86根,架设10千伏线路1860米、400伏线路3350米,同步完成284户照明用户、11户动力用户的负荷转移,……当3台总容量1000千伏安的新变压器稳稳就位,兴隆村的供电总容量成功翻番。随之而来的,是电压合格率与供电可靠性的大幅提升。曾经“抢电用”的历史宣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菜农们计划新建的大棚,是养殖户们准备扩大的规模,是乡村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兴隆村的‘容量翻倍’只是起点。”陆良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农网改造投入,让更多村庄告别“低电压”“卡脖子”,让稳定可靠的电力成为产业兴旺的“硬支撑”、幸福生活的“强保障”,在乌蒙山麓的广袤田野上,点燃更多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电力倍增,不只是电流的增强,更是信心的注入、未来的提速。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每一度电,都在为美好生活加码。而在哔剥的电流声中,乡村振兴的乐章正悄然奏响。
云南网通讯员 朱昆林 段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