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不晒升学率晒体质优良率!吉林让学生脚下有力、眼里有光、脸上有笑

11月28日,省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省教育厅厅长张洪彬介绍说,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我省全面启动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1节体育课、课间15分钟、上下午各1次30分钟大课间的体育改革,确保学生在校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
这项改革得到了广大家长大力支持和学生欢迎,许多学校千方百计创造体育活动空间,补充体育教师,配齐体育设施,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明显提高。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把“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写进了《规划建议》,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下一步,省教育厅将把学生身心健康作为评价学校的核心指标,不晒升学率,晒一晒体质优良率,以体育牵引学生全面发展,让孩子们脚下有力、眼里有光、脸上有笑。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无体育不教育,最好的运动,就是立刻出去运动。我省将启动健康学校建设试点,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点建设一批足球、冰雪等各类体育特色学校,支持“一校一特色”体育活动项目,鼓励在校学生至少掌握1至2项体育运动技能。持续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成效,丰富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实践,提高体育课质量。严格落实高校体育课规定学时要求,实施大学生体质提升专项行动。
健全校园竞赛体系。抓住长春大冬会契机,在大中小学广泛开展“热爱吉林,喜迎长春大冬会”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积极承办全国各类学校体育赛事。推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小学、初中、高中紧密衔接的“631”一条龙整建制升学体系,实施足球运动本科专业对口招生试点,打通足球人才各阶段培养堵点。科学设计“省、市、县、校、班”五级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月月有比赛的新局面。
改进体育监测评价。充分发挥体育监测评价指挥棒作用,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督管理,将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近视率作为学校评价的核心指标,进一步健全家校社协同推进的健康监测机制。
学龄人口变化,是“十五五”教育资源配置的最大变量。我省学龄人口呈现“梯次变动、错位达峰、区域分化”的特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在校生规模已达峰,初中阶段明年达峰,高中阶段将在2029年达峰,急需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下一步,将抓好三方面工作。
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一县一案”编制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规划。重点支持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综合高中建设,有序撤并零人学校。坚持教育优先,同时兼顾乡村公共服务需求,依法依规处置和有效利用闲置校舍资产。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扩大优质中小学校、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国门学校”。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机制改革,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调整力度,支持各地跨学段使用教育资源。有组织开展优质学校校长、骨干教师轮岗交流,健全保障与激励机制。强化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加大关心关爱教师力度。
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统筹县域基础教育资源,核心是办好农村教育,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将持续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选派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完善交通、用餐、寄宿、资助等帮扶政策,全面开展小班化教学改革。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改善县中办学条件,补齐薄弱学科教师,组织省内师范高校、优质高中对口帮扶县中,实现全省县县有优质高中的目标。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 彭绅
摄影 张秋磊 罗浩
初审: 赵鹏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朱宝明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