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尖山村群众在观看“五谢共产党”文化墙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一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过去缺吃又少喝,如今脱贫奔小康;二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过去穿的粗布衣,如今品牌新时尚;三谢共产党,住房把你想,过去住在深山沟,如今搬进新楼房;四谢共产党,上学把你想,过去读书半路荒,如今求学国家帮;五谢共产党,看病把你想,过去大病无钱医,如今健康能保障。”
5月14日,“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大型全媒体采访团记者走进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摆榔乡尖山村。该村易地扶贫安置点一农户家墙体上“五谢共产党”的内容,让采访团成员们禁不住驻足朗诵。简单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布朗族、彝族群众感恩共产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摆榔彝族布朗族乡组织委员张碧露介绍,脱贫攻坚以来,布朗群众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与推进,乡村干部入户时,常听到群众发自内心对党的感谢,听得多了,大家自然而然地就把这种感谢和本地的顺口溜、用语习惯等结合起来,汇总整理形成了这篇朗朗上口的“五谢共产党”,并请来保山书画院的书法家写在村口最醒目的地方。这样,无论是老寨子还是安置点,群众进出的时候都能看得见。
尖山村村民安仲位在新居弹奏布朗族乐器三弦感党恩。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东方红,太阳升.....”尖山村村民安仲位弹唱着三弦,84岁的叔父安宏道在一边听着,眯着眼随着音乐打起了节拍。“这样的幸福生活,原来想都不敢想,如今却成了真的。有时候还会悄悄掐一下自己,告诉自己这不是梦。”安仲位告诉记者,自己原来住在尖山村关脚村民小组,那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崖比耕地多”,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以前,一下大雨就容易发生山体滑坡,许多人家都有被滑坡‘袭击’的遭遇,晚上家家户户都不敢睡觉,甚至不敢待在土房子里,整日提心吊胆。要不是党的政策好,要不是云南中烟公司来帮扶,我这辈子肯定住不进这样安全舒适的楼房。”安仲位感言。
入夏的尖山村,繁花似锦、古茶飘香,一排排楼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房前屋后的蔬菜郁郁葱葱,充满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尖山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这一段路是我管的,大家帮我看看,哪里还不干净。”安仲位在把记者从叔父家带向自己家的路上,言语中透着骄傲。据介绍,在尖山村安置点里,每段路的卫生都被村民们主动承包,家家都会暗暗地比谁打扫得更干净。安仲位说:“党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感党恩、跟党走、奔小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共产党员永远在路上”......尖山村的每一条醒目的标语,都是那么催人奋进。“这也是我们布朗族、彝族群众源自心灵深处的真情表达。特别是‘五谢共产党’的标语,我们写在了村口最醒目的位置,就是让子孙后代铭记,共产党是如何一点一点把布朗族人民从曾经的穷日子中帮扶出来的,让大家永远感谢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尖山村党总支书记戴志全说。
尖山村易地搬迁点新貌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新闻链接】
尖山村有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28平方公里,是一个彝族、布朗族、汉族聚居的贫困村。在云南中烟的帮扶下,2019年,尖山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036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23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并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保山市AAA级美丽乡村”、市级“美丽村庄先进村”、县级“文明村镇”、“国家A级旅游景点”等称号,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正在蓄势待发。
云报全媒体记者 党晓培 李建国 通讯员 周云 郭金灿 杨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