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之间,走路到乡政府都要半天的山寨通了水泥路,曾经赤脚走路的布朗族村民开上了摩托车、小轿车;过去仅有一台“摇把子”电话的布朗山乡,如今4G信号全覆盖;家家户户住进了安居房,窝棚茅屋变成了“小洋楼”;刀耕火种的荒山变得郁郁葱葱,成为生态有机绿色茶园;过去读书识字的人屈指可数,如今村村寨寨都考出了大学生……
5月14日至18日,“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大型采访团走进施甸县木老元乡和摆榔乡,回访5年前记者走过的“直过民族”布朗族聚集地区,变化翻天覆地,发展日新月异。
让记者感受尤为强烈的是,布朗族群众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文明习惯的蜕变与跨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魔力”和互联网的普及,缩小了布朗族与山外的“代差”与鸿沟,古老的民族更加开放,更加自信;过去连汉语都不会讲的布朗族村民,现在能用普通话跟人交流,谈起生意来更是头头是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布朗山寨变成了现实,村民们保护生态的意识比山外还强。
从“本能”到“智能”的蜕变
曾几何时,一堆堆洋芋、核桃、茶叶等山货,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路边,却看不到主人。原来,是布朗族村民躲在远处等着有人来换东西。
这一切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当时就是那样。因为村民们遁迹山林惯了,害怕与外人接触。有酒同喝、有肉同吃的传统观念,也让他们很难走出买卖这一步。如今,布朗族人已不再羞于买卖商品,也不像过去按“堆”计量,而是称斤论两、论品质,还将山里的特产卖向了全国和全世界。
菠萝寨位于摆榔乡大中村半山腰,四周山高林密。
走进布朗族村民张玉忠宽敞明亮的家里,他正在院子里晾晒茶叶,准备过几天拿到摆榔集市上去卖。见到有人进门,他赶紧招呼客人落座。
老张家有6口人,曾经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云南中烟的干部王桂明与他家结成帮扶“对子”,每年都到家里来宣讲党的扶贫政策、健康常识、科技知识等,鼓励一家人勤劳致富。
“以前的住房又破又矮,昏暗漆黑。”张玉忠毫不掩饰过去的居住环境,2018年,在云南中烟的帮助下,投资30多万元,建起了一幢二层小楼,如今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
产业扶贫是治本之策。张玉忠介绍,2016年云南中烟及挂包干部给他家送来3头能繁母牛,2019年卖了4头小牛,收入3.5万元,送来22头能繁母猪,入股村里的伟茂养殖场,由合作社代养,连续三年来每年分红1760元。加上女儿和女婿远赴湖南打工的收入,全家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记者在张玉忠的客厅里看到,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一应俱全。2018年,老张家里还架设了网络宽带,他自己也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去年以来,老张一有空就从快手和抖音里学习养牛、养猪的技术和核桃嫁接等知识。“好多知识都能从手机里学到,对我的帮助太大了!”张玉忠一边介绍一边演示。
目前在木老元、摆榔这两个少数民族乡,不止老张一家学会了熟练使用现代家用电器,许多布朗族群众都能熟练地打开数字电视,从只会烧柴做饭,学会了用电饭煲、电磁炉做饭烧菜。
以前,因村里缺水,村民很少洗澡,如今家家户户都接通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随时都可以洗澡。搬进新房后,在云南中烟和当地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布朗族村民很快学会了打扫卫生、使用电器。接通自来水后,村民开始注意个人卫生了,随意丢垃圾的习惯也改变了,这些跨越式变化让布朗族村民个个喜上眉梢。
“过去,布朗族群众是小病拖、大病熬,现在好了,人人参加了新农合,还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和慢性病报销制度,家庭签约医生每个周都来家里一次,村卫生室修缮一新,生病住院也有保障了。”张玉忠感慨,今后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文明新风渐养成
从“文化滞后”到“现代文明”的蜕变
平均受教育年限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是“直过民族”布朗族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在布朗山寨,大多数60岁以上的群众既没有读过书也不会讲汉话,云南中烟在推进扶贫先扶智的进程中,与县乡党委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措施。
远山如黛,碧空如洗。在群山褶皱中,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依坡而建,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木老元乡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上空。
“搬迁之前,进村土路高低不平,雨天泥泞不堪,大部分村民的房屋既不能遮风避雨又人畜混居,垃圾随意丢弃、污水横流。”不少布朗族村民表示。
如今,道路硬化到每户村民家门口,家家住进楼房新居。每家都有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养殖也有统一的猪厩、鸡厩。安置点还建有小广场、学习室、党员活动室等。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各种陋习也随之消除,粗浅的文化结构也随着环境与信息的通畅发生转变。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落后的交通设施等影响,布朗族群众对教育的认识不足,往往对孩子上学的事顺其自然,甚至希望孩子早点回家,帮助家长放牛、放羊。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对于贫瘠的木老元乡而言,这句话就显得格外沉重。“2014年,木老元中学的入学率只有96.4%,巩固率只达到90.31%,每年仅有四五个初中应届毕业生上高中或职业学校,全乡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更是寥寥无几。”乡中心学校校长朱有瑾坦言。
2015年7月,云南中烟投资4030万元,木老元乡整合教育项目资金630万元,新建了一所占地44884.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70平方米、设计规模为18个教学班的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从2018年3月起,该乡形成了九年一贯制全寄宿学校的办学模式。全乡4个村的孩子同在一所学校上课,原来分布在各村的小学如今成了幼儿园。
为了让布朗族群众把脱贫的发力点放在教育上,从2017年9月起,木老元乡政府出台了教育扶贫奖励办法,每年拿出50万元,对全乡考上大学、高中及成绩优异的中小学生进行奖励,奖金从几百元至一万多元不等。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单独享有助学补助,做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
2016年至2019年,木老元乡对422名考上大学、高中、职业中专和在校优秀中小学生累计发放助学金142万元。
“2019年,全乡考上大学19人,累计在校大学生达到89人。”施甸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木老元乡党委书记王冰凌介绍,眼下,全乡上下形成了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良好风尚。“不怕眼前山高,只怕心中没路”也成了木老元乡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的校训。
从“脏乱差”到“美丽乡村”的蜕变
“生活无着落、吃饭靠救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寨子里仅有几只瘦狗懒散转悠,脸上黑乎乎的小孩跑来跑去,瘦弱的女人躲闪着生人,衣服褴褛……”这是2015年以前木老元乡和摆榔乡布朗族村寨的真实写照。时至今日,过去整整五年,五年的时间不算长,但变化非同寻常。
“大平地!”这是布朗族村民对居住地的一种向往。大平地自然村有农户67户295人,隶属于摆榔乡鸡茨村。
“罗光和、李正刚”,在大平地的村庄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用红漆写上了两个户主的名字,标明了村民环境卫生的公共责任区。
生猪养殖曾经是大平地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5年前,记者采访途经在大平地,看到很多生猪养殖户的污水直接沿着道路排放。
如今,走在大平地,道路上没有一点垃圾,没有一棵杂草。
自2015年以来,大平地自然村在云南中烟的帮扶下,先后实施了乡村道路、排水排污工程和农危改项目,新建乡村道路250米、放置24个可装卸垃圾桶、支砌排水沟1688米、埋设污水管2058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3盏、实施危房拆除重建及修缮加固工程农户65户。
鸡茨村监督委员会主任罗光有介绍,过去每年雨水天都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修补路面。自2015年开始,大平地实施了道路硬化后,家家户户建起污水排放管网,村民也比较重视环境卫生。在环境治理上,实行村组道路卫生承包到户制度,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责任细化落实到每名党员,要求党员从自家开始做好整治和示范,并督促其他村民搞好卫生清理,引导群众开展好家居环境整治。村民们除了自扫庭院外,还划定了公共卫生责任区,定期清扫。
在村活动室旁,记者来到村民罗伦家中。罗伦家2019年新建了房屋,院子里种着金桂、虎皮兰、莲瓣兰、细叶榕等花草树木20多盆。
聊起现在大平地村的变化,罗伦脸上掩不住喜悦:“在云南中烟的帮扶下,水泥道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还建起了活动室。孙子上大学还有每年3500元的补助,去年改建了冲水厕所也有2000元的补助。”
“爱护环境卫生光荣,破坏环境卫生可耻”。在大平地村民的围墙上,写着这样的环境卫生整治标语20多条。为了全面提高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大平地村通过发放倡议书的方式,引导群众要爱护环境,组织群众开展靓化居家环境的志愿帮扶活动,帮助贫困户合理布置家居环境,配齐基本生活用品,规范厨房、客厅、卧室等物品摆放,切实改变了“脏、乱、差”面貌。
随着人居环境的提升,很多群众都喜欢在家里种上了各种绿化植物。罗光有说:“过去,村民很少在家中种植花草,只有那么两三户群众在家种植了少量的中药材。现在,大部分年轻人已经外出务工,土地集中流转给种植大户,村民们开始重视家庭卫生了,90%的村民建起了卫生厕所,家家户户屋前屋后、庭院里都种上了绿化树,美丽乡村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五年来,云南中烟和县乡党委政府在布朗族群众中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培树爱国、爱村、爱家、爱劳动、爱生活“五爱”精神,开展乡村文化氛围营造工程,增强布朗族群众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加快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步伐。
基础设施改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习惯变好……很多布朗族老人说,“做梦都没想到会有今天这么好的日子。”站在村口,摆榔乡尖山村党总支书记戴志全说,告别过往,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步都是新的道路。
统筹:谭晶纯
撰写:李建国 浦美玲 杨艳鹏 党晓培
摄影摄像:陈飞 普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