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20余名支教青年在云南红河县深度贫困村凿刻教育的深壑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30日 13:57:59  来源: 云南网

  哈尼族聚居的地方,多以当地的环境来命名。嘎他、期垤、俄垤,三个拗口而生僻的地名音译自哈尼语,“嘎他”在哈尼语中意为路上方的村子,“期垤”是麂子马鹿出没的地方,“俄垤”则是董棕树生长的地方。在路的尽头,有三个村庄,深藏在大山的褶皱里,将贫困与哈尼人一同折进这原始森林密布、草木旺盛、动物自由奔跑的地方,这里,就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三个深度贫困村。

  哈尼人勤劳,在高陡山坡开垦梯田种上粮食,在深山水潭布置陷阱捕食猎物,生息繁衍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遥远的地理位置以及艰苦的自然条件仍然是当地走出贫穷的羁绊。“扶贫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扶智。”红河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李荣春说,要从根本上改变三个深度贫困村的落后困境,“育树”时,“育人”亦同重要。

  2018年9月,由云南省委宣传部协调北京百仁慈爱公益基金会,开始向红河县宝华镇嘎他、期垤、俄垤三个深度贫困村选派志愿支教教师,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名青年教师先后走进大山,为求知若渴的哈尼孩子点起不一样的光亮。而这批青年,也在自己的选择下,站到贫穷的土地上,和扶贫干部、队员一起生活、工作,重新认识支教和脱贫攻坚。

  写在墙上的心愿

  “这里就像我十年前上学的地方。”踏入小学校园的第一天,从湖北孝感赴俄垤小学支教的陆玉琴即感受到了落差,城市里的小学大多看不到黄土、大山,校园里是规划得很漂亮的绿植和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这里的学校,背靠大山,孩子们沿土路步行来上课,逢下雨天,整个校园到处是泥土,更不用说陈旧的基础设施。她说,“想过有差距,但没想过差距那么大”。

  这是嘎他、期垤、俄垤三所小学给远道而来的支教青年们投掷的第一印象,匮乏的物质环境让他们惊叹,却并不足以动摇支教的信念。真正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孩子们的精神状态。

  即便已经在嘎他小学支教近两年时间,朱丽莎仍然记得孩子面对陌生人羞涩的表情和闪躲的眼神。这是一种长期封闭、蜷缩的生活状态。为了增加收入,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村子里生活着留守老人与儿童,大多数老人只能讲哈尼话,对外来的人群竖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孩子的怯生生则来源于对新事物的未知。“孩子难接近,家长难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知道除了在讲台上讲课,还能做些什么。”朱丽莎坦言,最初的支教工作十分艰难。

  山里的孩子基础不好是公认的事实。吉红霞被分配给五年级的学生上数学课,“数学乘法口诀应该在二年级就可以完整背下来,但这里的孩子到五年级也很吃力。”很多个课后的夜晚,支教老师们聚在一起,思考、讨论如何改变现状。坚守最初选择的信念,他们调整心态,尝试从生活中的点滴关心切入,结合灵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一年如白驹过隙,在点滴的积累下,孩子们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学习成绩得到大幅提升。

  朱丽莎在自己班级的后壁上开设了一块心愿墙,有的学生写下“想读清华大学”,有的学生写下“相当保洁员”。不管是志存高远还是立足眼前的心愿,都让朱丽莎尤为感动,“教给他们基础课程只是我们的任务,希望真正能够带给他们的,是唤醒他们对探索世界的渴望,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小手”牵起的希望

  哈尼学生小小的身躯被围坐在中间,他们自信满满,用哈尼话给家人和邻居讲扶贫政策。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小村里,支教老师们站在旁边忍不住露出欣慰的表情。

  宣讲源于省委宣传部驻村扶贫工作队不间断开展“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活动。这场活动,由驻村工作队员牵头,以主题活动倡导少数民族学生争当精准脱贫政策的宣传员,向学生宣传脱贫政策,让学生向家人宣传,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改变一个村寨”的目的。

  “这样的活动效果很好。”期垤小学的支教老师李震说,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变化,在不断地引导与影响下,从最初的被动逐渐变为主动,“从前他们不太管自己的孩子,现在会主动添加我的联系方式,询问我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份改变,让支教老师们欣喜不已。

  与单一支教授课不同,这支支教队伍和当地的扶贫工作队联系十分紧密。不管是同吃同住,还是工作的粘度,在实际的支教过程中,从课程的配置到内容,都与脱贫攻坚分不开关系。甚至,哈尼学生的诉求也促使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

  作为嘎他小学唯一的支教男老师,廖浩棋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曾协助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他在一户贫困户家里看到,七岁的一年级学生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黢黑的房子里不见一件像样的家具,室内卫生脏乱。“学校为保证自然村孩子的回家安全,下午3点半低年级学生就下课了。”廖浩棋说,“但孩子们很早回到家,仍然要在家里等候去田里劳作的家人,很晚才能吃上饭。”

  在驻村队员的努力下,廖浩棋第二次再踏入这户人家时,情况已全然不同。“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变,家里逐渐添置了家具,人居环境也在队员和学生的影响下改善很多。”他陷入了沉思,“驻村队员为他们修路修房、发展产业,我们除了教课,又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这一场支教的背后,青年教师们沉潜了自己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另一种认识。“不仅只是单纯为当地输送教师,我们更希望在当地进行合理的教育创新实践,加深心理层面的关注,找到更适合当地乡村儿童的教育方法,对当地乡村教育事业进行一定的有益补充。这样,未来他们才有自力更生的本领,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红河支教项目的负责教师谭巧说。

  云南网记者 王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