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记者眼前的李开斌有些不善言辞,谈到工作中的辛苦、心酸与欣慰,他总是轻描淡写,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他脖子后面有一道20多厘米长清晰可见的疤痕,2015年,李开斌做了第二次手术,距离第一次开颅手术仅仅过去5年时间。
李开斌研究员在田间观察楚粳28号
李开斌1958年生于牟定县一个山区农民家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李开斌的愿望是要让种田人都能够吃饱饭,所以他选择了农业专业。1977年,从农校毕业的李开斌被分配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农科所从事水稻育种工作,他不断学习充电,钻研业务,担任过楚雄州农科所水稻育种栽培站站长、研究员,主持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33个,育成了云南仅有的3个超级稻品种,选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楚粳系列”良种也是目前我省推广面积最大的主栽系列品种,约占全省适宜稻区种植面积的87%,同时在川、黔、藏毗邻地区广泛种植,部分品种被引种到老挝、埃塞俄比亚等国家。
李开斌研究员在温室观察杂交结实情况
上世纪70年代,我省开始超级稻研究,但由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立体气候复杂多变,就连当时来考察的日本专家也断言:“你们这里种不出什么东西。”
“凭什么我们就不行。”有些执拗的李开斌和他的团队一头扎进超级稻的前沿课题,不断摸索创新,终于迎来了超级稻的突破性进展。彼时,李开斌惊奇地发现,其中一个选育对象的穗子虽然短,但“背子”却很密,于是按照排序将其定名为楚粳27号进行重点培育。2007年楚粳27号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实现了云南省超级稻的零突破。
李开斌研究员在温室观察杂交组合结实情况
继楚粳27号后,楚粳28号于2012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该品种百亩示范平均亩产1002.11千克,创粳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品质达国家优质米1级标准,实现了云南高原粳稻区超级稻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统一。继前两个超级稻之后,2017年育成的楚粳37号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再次创下高原粳稻单产纪录,并呈现出强劲的推广应用势头。
在超级稻的世界里,一个新品种的诞生需要8至10年,研究者须耐得住艰辛苦涩,受得住寂寞清贫,一心扎在工作里的李开斌陷入家庭与事业无法同时兼顾的两难。
李开斌研究员在秧苗移栽前最后观察
妻子张天春与李开斌同在一个单位,既是李开斌的得力助手,又是家里的贤内助。有一次,李开斌难得答应去幼儿园接孩子,但最终没有出现,孩子哭得让人看了心疼。后来一问才知道,李开斌在田里忙于选种工作,全然忘记了接孩子这档事,一向脾气柔和的张天春这次不乐意了,她说:“你就待在田里吃谷子吧,别回来了。”
每年盛夏是配制杂交组合的黄金时间,李开斌要在温室内待1个多月,40℃的高温和高湿环境,每天6至7小时,一般人进去之后再出来就会感冒,可李开斌却淡淡地说:“习惯就好了。”每年在大田选种也要一个多月时间,每天站立10多个小时,李开斌拿着棍子,一株一株地挑选,长期重复一个动作,他的右手腕因此出现关节劳损。
2010年6月,李开斌感到视力模糊,身体不适,单位领导和同事劝他住院检查,但他却坚持等到温室杂交工作做完。后来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脑膜瘤,李开斌接受了开颅手术。出院不久,他不顾家人和同事劝阻,在妻子的搀扶下,又走向了他钟爱的田间地头。
2015年,李开斌的身体状况再次急转直下。正值水稻选种的关键期,他忍着身上的剧痛,硬扛了10多天,直到把选种做完后才去医院检查,医生告知李开斌,他的颈椎上长了一个蚕豆大的瘤压迫神经,必须手术,风险远高于5年前的开颅手术。
手术后,再次从死神手中被捞回来的李开斌,首先询问的是:“杂交做完没有?秧苗长势怎么样?”
李开斌研究员在温室记录杂交组合生长情况
2018年,李开斌不顾组织挽留,毅然办理了退休手续。他说,年龄到了,该退就退,不要给组织添麻烦。退休之后的李开斌不顾每况愈下的身体,每每在选种的关键时期都会主动到试验田,与同事一起顶着烈日风雨开展选种工作,从不多要一分报酬。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省内累计推广种植“楚粳系列”品种7950.11万亩,累计增产稻谷48.68亿千克,新增产值117.19亿元。种子企业开发楚粳良种创造利润近亿元,在贫困地区示范种植楚粳39号、48号等香、软品种约50万亩,实现农民增收4亿元,有力推动当地优质米产业发展,为科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李开斌共获科技成果奖3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3项;2010年分别被国务院、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201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同时在国家、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育种实践论文30余篇。
面对荣誉,李开斌说,自己只是一个不忘初心、践行使命的普通党员,一个从小立志“要让种田人吃饱饭”的稻田守望者。
云南网记者 秦明豫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