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瞿昙镇:一个河湟乡镇的文化气韵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6日 10:10:16  来源: 青海日报

原标题:瞿昙镇:一个河湟乡镇的文化气韵

瞿昙镇有崇尚书法的传统。盛加元 摄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走进瞿昙镇,你会感觉到浓厚的农耕文化氛围。进村入户,会看到许多人家大门门额上“耕读传家”四个大字,有的端庄工整,有的俊秀细腻,有的圆融流畅,有的苍劲有力,这些笔迹大多出自有威望的学者之手,有的还是名家。“耕读传家”的意念牢牢地印在这些庄户人心中,好像总在激励人们在解决物质需要的同时,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有些人家墙上所挂的字画,也多有耕读传家内容,“此地不嚣不俗,其间亦读亦耕”“乐山乐水新院落,半耕半读旧生涯”,耕读传家的家风,滋养着一方水土和当地民众。

民国初年,在瞿昙寺附近设县立第四高级小学校后,当地的汉、藏乡民送子女上学读书,把学文化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看待。半个多世纪来,当地一直延续着小学生毕业时,家长要择日设宴祝贺的习俗。那就是当地农民把小学毕业生看作“先生”,父母引为无尚的光荣,认为家中供出了“先生”,亲戚朋友们都前来鸣炮搭红,表示祝贺。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此也可看出当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这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习俗,使当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瞿昙镇有崇尚书法的传统。瞿昙寺现存有明清时期的匾额10块。从最早的明洪武26年所立金书“瞿昙寺”横匾到最晚的清同治元年立的“告往知来”横匾,经历了两个朝代469年。

这10块匾额不仅为研究瞿昙寺历史提供了资料,而且从文化积累的意义上讲,它也很有价值。匾额题字出自明清两代书法家之手,那些字有的端庄、有的苍劲、有的浑厚、有的秀丽,代表了各个时期不同的书法风格。就书法艺术而论,其佼佼者要属明代万历年间的“独尊”匾了,这块牌匾是明朝万历年间西宁屯兵解梁李本盛书赠瞿昙寺的,“独尊”二字字体苍劲有力,雄厚端庄。这块匾已收录于《中国名匾录》一书,这是极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珍贵文物。

瞿昙寺保存完好的五通明代御制碑刻,其中永乐年间立了三通,洪熙元年一通,宣德二年一通。这五通明碑不但为研究历史、地方志提供了很好的资料。而且碑文的书法艺术水平也很高。其中尤以两座碑亭中的碑文为楷书中的杰作,它们是洪熙元年和宣德二年所写。从1425年-1427年,相距只有两年,两通字体端庄秀丽的碑文当为一人所书写。

瞿昙地区的农民春节写对联讲究书法,立门上梁讲究书法,堂屋陈设讲究书法,一般农户家中都收藏有出自全省名家之手的书法作品,有时你偶尔走进农户家,会被挂在中堂的书法作品引发出意想不到的惊叹,这地方的农民尊崇书法和书法家,能写几笔字的也不乏其人。到村民家中去串门,如果家里挂着一幅字,他必定请你评判一下这字的好坏,如果这幅字多少有点来头,主人说起来更是神采飞扬。

青海省著名作家王文泸先生在与当地群众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个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他说,在同样纯朴的乡风民俗中这里氤氲着一层文化气质。这里的人好谈历史,热爱书法,崇仰文化名人,并且以对这方面的知识的十分有限的占有为自豪。即使是没有文化的人,也不缺乏对文化的敏感,不缺乏对那些远远高出他们水准的传统文化的欣赏态度。他们有礼貌地待人接物,用干净的语言和人交谈,自觉维护着一些约定俗成的文明规则,从而使得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乡村生活因为有了文明的骨架而变得法度井然。

王文泸先生说他与当地乡民交谈,注意着尽量使用生活化的词语,比如把生活叫“光阴”,产量叫“收成”,土块叫“干胡”等等,而乡民们正好相反,他们尽量挑拣文雅的词语,以表现他们的贫而不俗。有一回,他和两位记者去徐家台村了解一件事情,途经一溜短墙,见两位须发皤白的老人正坐在墙根曝阳闲话,便过去和他们打招呼,随后蹲下来,向他们询生产生活方面的情况。交谈中,其中一位老人忽然问道:“不敢动问王队长贵庚多少?”王文泸先生回答说:“虚度四十有六。”这位老者频频颔首:“噢,年富力强,年富力强!”而另外一位接着又问:“王队长仙乡何处?”“敝乡贵德河阴。”“噢,好乡土,好乡土!”两张皱纹密布的脸上,再次绽开温文尔雅的微笑。

瞿昙地区以她的钟灵毓秀,既成就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也养育出了一方优秀儿女,就是这个人口只有700多人的徐家台村,近年来走出了7名博士,27名硕士,恢复高考以来该村有185名学子进入高等院校。

瞿昙寺花儿会在河湟地区享有盛誉。盛加元 摄

在瞿昙镇,你会看到花儿会的宏大场面,体会到花儿文化显示出的独特魅力。一年一度的瞿昙镇农历六月十五花儿会经久不衰,在民间孕育了许多传承人和大批花儿歌手,瞿昙镇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花儿艺术之乡”。2006年5月,瞿昙寺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瞿昙寺花儿会一般举行三天,从农历六月十四拉开序幕,十五进入高潮,十六傍晚才近尾声。寺院旁边的树林里簇拥着许许多多的青年男女,拉的圈子或大或小,聚集的人数或多或少。一曲“少年”(青海民众对“花儿”的传统叫法)出口时,那歌声,如带哨的鸽子飞向了蓝天,高亢、清脆、委婉、跌宕的花儿声,从林荫深处,与伴奏的唢呐声、二胡声、笛子声交相应和,悠扬起伏,那深沉的意蕴如醇酒芳香,令听曲者如痴如醉。有一首花儿唱出了这种盛况:

一湾两湾走三湾,

道道湾,湾道里尽唱的少年;

一遍两遍听三遍,

音不断,耳朵里响给了九天。

瞿昙寺花儿会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唱词之丰富,曲令之繁多,场面之热闹,是其他地方的花儿会无法比拟的。瞿昙寺花儿以碾伯令为主,也有其他曲调如白牡丹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三闪令等。由于瞿昙寺周边地方居住着藏、土等少数民族,藏族群众喜欢的情歌拉伊在这一地区也有广泛的基础。多民族歌手参与,“百花齐放”是瞿昙寺花儿会的一大特色。瞿昙寺连续多年举办花儿演唱会、擂台赛,一时省内花儿名家聚集,成为青海有名的花儿会场。1964年,青海省著名的“花儿王”朱仲禄参加了七天的演唱会,对当地的歌手鼓舞很大。著名“花儿皇后”苏平专程来瞿昙寺举办了个人花儿演唱会。“花儿王子”马俊也常来此献艺,一些歌手从这里走出乐都,走出青海,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

“南山射箭”由古代骑射活动演变而来。冉得军 摄

乐都一带素有“南山射箭,北山跑马”之说。南山地区民间传统的射箭活动,距今约有400多年的历史。据青海省著名藏族学者杭秀东珠先生在其所著《卓仓藏族源流考》一书中记载,原住玉树藏族自治区称多县境内的红帽儿番大约于公元1600年前后联合瞿昙寺囊索政权合兵肃剿元蒙残余势力,并与瞿昙地区囊索政权梅氏家族联姻成亲。为此,红帽儿番中的一部分人留居于瞿昙寺囊索政权管辖的卓仓地区,成为卓仓藏族的一部分。红帽儿番在长期的征战生涯中练就了能骑善射的本领,迁入卓仓后,无疑把能骑善射的绝技传授给了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影响了附近汉、回等民族。另有一种说法是:大明正德四年(公元1508年)蒙古亦卜剌部族起兵反抗新兴贵族达延汗失败后,进入甘青一带沙州、瓜州等地,逼走了原在这里驻牧的藏族部落,原居住在沙州(今敦煌)的红帽儿番亦被迫迁至河湟流域。据《西宁府新志》记载:“红帽儿族,沙州番也,一云安定王部落,正德中为海敌(亦卜剌部)残破,流沙州外,后徙西宁塞外。善射,海敌畏之。”

自红帽儿番进入河湟流域后,被当地部落所接纳,并融入到当地民族之中。从此,红帽儿番高超的射箭功夫被当地人们所接受,并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经过几百年时间的传承,乐都南山地区(史书上一般称“卓仓地区”)的射箭比赛,由原先仅在藏族中扎根、发展、成型,逐步扩展到汉、回等民族,由原先在乐都、平安南山的藏族村庄逐步扩展到湟水以南、黄河以北的广袤区域。

乐都南山射箭一般以村为单位进行比赛,实行主客场赛制,射箭活动已形成了一定的风气和规模,年年举行,村村参与,人人参加,并形成了一整套射箭程序及规则,整个射箭活动分祭弓、请箭、布排(布置)箭场、比赛、置公馆(接待对方选手)、送箭手等几个环节。

笔者在瞿昙地区观看过几次射箭比赛,在比赛中,每射中一箭,箭手和全体队友都要庆祝一番,其方式是:射中者,一手举弓,一手叉腰,又呼又叫向箭场中央冲去,队友们欢呼雀跃紧随其后排着一行或两行整齐的队伍既歌且舞地跑出去,又吼又叫,或鸿雁归南,一溜排开;或将士出征,步履铿锵。十几条汉子,异口同声,同时吆喝一个调子,有力地踢踏着相同的步子,将箭手迎回队列,并以一长两短节拍大吼,这一声吼叫做“贺箭”。

时移世易,弓箭从原始的狩猎工具到作战武器再成为民间竞技竞赛的器械,从谋生手段、军事武器到民间体育活动器具,其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成为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的物质证据,是历史文化以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演变,其象征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作为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乐都南山射箭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仪式和礼节。在祭弓仪式中,我们看到了象征藏族人民智慧结晶的“箭”文化,它不仅蕴涵着吉祥、平安、胜利的美好心愿,更是保留了当地人民对历史记忆的追溯和认同。这种射箭习俗说明了卓仓地区的藏族保持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传统。它既有游牧文化的特征,又有农耕文化的特点,地域特色浓郁。

出生成长于此,曾任原瞿昙乡乡长、射箭爱好者赵英先生认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箭文化再现了原始部落社会的狩猎文化;表现图腾崇拜,寄希望于神灵的宗教文化;再现了步调一致,装束整齐,铿锵奋进的军旅文化;凸显了五彩斑斓,尽显民俗民风的服饰文化;不拘一格、各领风骚的歌舞文化以及彰显本民族本区域的美食文化。这些文化丰富了箭文化,使之不断发展,而箭文化又激活了这些文化,使它们不断创新。

乐都南山射箭2006年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乐都举办了首届国际民间传统射箭邀请赛,成为河湟地区民间举办的一大赛事,盛况空前。无数射箭爱好者在实践中创造出了“湟水谷地流派”的射技、射法,使箭文化的内涵及其派生的边缘效应日益丰富。同时,从2016年开始,在一年一度的全省丝路花儿艺术节暨河湟民俗文化节中射箭比赛和瞿昙寺花儿演唱会都是系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乡风浓郁的瞿昙镇社火。盛加元 摄

如果在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你来到瞿昙镇,会被粗犷和柔美的藏舞所倾倒。瞿昙镇藏舞属安多卓仓歌舞体系,“卓仓”主要指青海东部的乐都、平安和黄南部分藏族地区,这块广袤的土地曾是羌人、鲜卑人、吐谷浑人、吐蕃人以及后来的藏、汉、回、土、撒拉、蒙古族等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由于战争和民族之间的交往,这一带的各民族文化艺术更是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卓仓地区既有农业区,也有牧业区,由于农牧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使得这一带的藏族群众有独特的风格。卓仓地区的藏舞既有玉树、果洛舞者传授的精髓,又有东部农业区汉藏文化交融的特色,同时,又渗透本地汉族社火的某些元素,因此,它的动作既豪放、潇洒、飘逸,又细腻、内秀,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卓仓地区的藏族舞蹈在动作和节奏上抒发了藏族群众热情豪放的特点以及强悍有力和豁达开朗的性格,特别是长袖的舞动和飘逸,激起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由的美好情感,给予人们强烈的感染。

说到瞿昙镇藏舞,石坡村、台沿村、浪营村的藏舞队舞姿尤其优美,尽显风采,他们先后在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乐都段、乐都区春节文艺调演中受到特别邀请参加表演,大放异彩。

每当喜庆节日,就有藏族群众歌舞聚会,其不受人数、场地的约束和限制,也可以不用乐器伴奏,男女老少多则百人,少则几十人甚至几个人都可以结伴而舞。

在瞿昙镇,每逢祥和、热闹的春节,你除了欣赏到藏舞队精湛的表演外,那些以村社为单位自发组织的社火队演出也会让你留恋忘返,他们从腊月开始排练,正月演出,为人们送来幸福、喜庆、吉祥和安康,而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则更喜欢新联村、斜沟村组建的秦腔班子表演的字正腔圆的秦腔,还会不时地哼上几句呢。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又是瞿昙镇崇尚文化的一大亮点。

在瞿昙镇,藏医药的发展也历经了漫长的岁月。

据说,唐朝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的一些医学书籍,促进了藏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公元8世纪,宇陀·元丹贡布著成了《四部医典》,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藏医学的经典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藏医学理论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

瞿昙寺的金刚殿是前院通向中院的通道,宽三间深两架,面积160平方米,单檐悬山顶,前后开欢门,金刚殿门上方有一牌匾上书“金丹济世”,是大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正月,晋州信士弟子孙应选为感谢瞿昙寺僧以藏医治病救人所赠。藏医学在瞿昙寺、药草台寺都有传承和发展。

瞿昙地区的洛桑于1993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一所藏医诊所,2005年改建为乐都县藏医院,2015年更名为海东市乐都藏医院。医院根据周边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遴选出具有特色优势的专科进行重点建设。目前,医院设有门诊部和住院部,临床科室设有肝胆科、心脑血管科、风湿科、外治科、药浴科等重点医疗科室和影像科、检验科等医技科室。医院每年组织医务人员到瞿昙寺、药草台寺周边山谷的医院药草基地采集各类藏、中草药三百多种,在坚持传统藏药炮制的基础上,制成方剂、丸剂、散剂、颗粒剂等,并开展藏医放血、艾灸、药浴、优杰疗法、热敷、油敷等藏医药特色医疗,充分体现了藏医药治疗的多样性。特别是藏浴治疗,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借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肌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发汗退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乐都藏医院治病救人,弘扬藏医药文化,体现了藏医药在中华传统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看秦腔、演秦腔是当地很多汉族群众的爱好。盛加元 摄

瞿昙寺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曾经的显赫已成为遥远的回忆,而唯有那些无言的建筑及其装饰包括壁画、彩绘、石雕等,经过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使它显得更加厚重和深刻,它融合了汉藏两种文化,是一座集历史文物与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为一体的辉煌殿堂。今天,如何利用瞿昙寺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让它焕发新的生机,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课题。

瞿昙镇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瞿昙寺,又有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瞿昙寺六月十五花儿会”和“南山射箭”为代表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同时还拥有药草台林场等生态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功能,具备打造文旅特色小镇的资源禀赋和独特优势。对于瞿昙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以瞿昙镇大景区的概念来统一规划设计,从人文历史、文化艺术、民俗风情、自然景观、产业培育等方面,把瞿昙寺景区、朵巴营民俗村、药草台林场景区三个节点连成一线。在多巴营村充分利用“南山射箭”这一优势资源,建立标准化民族射箭场,开发集民间射箭赛、游客参与互动为一体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

走进瞿昙镇,我们深深地感悟到,只有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衍生,才可能形成鲜明特色,才可能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使瞿昙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再现璀璨的光芒……(周存云)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