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曼班三队沧海变桑田丨记者手记】当年去过寨子的人们,一定无比欣慰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9日 11:24:04  来源: 云南网
点击进入专题

  与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蹲点勐海曼班三队采访团的其他成员不同,我与曼班三队的驻村扶贫队员甚至一些村民,都算是老朋友了。从2008年12月至今,先后17次走进曼班三队,亲历和见证了12年来曼班三队沧海变桑田,正好印证了“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的那句铮铮铁言。

  与曼班三队的不期而遇其实很偶然。

  

  记者戴振华 供图

  记者戴振华 供图

  记者戴振华和战士 供图

  2008年12月27日,时任西双版纳边防支队长得陈俊派人约我见面,快人快语的他开门见山。

  “戴老师,想请你跟我们去勐海的布朗山做一个报道。”

  据陈俊和支队的几名干部介绍,他们在根据上级指示进行“大走访”过程中,发现在勐海县布朗山的密林中,至今还存在着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寨,村民的贫困状况很令人担忧,他们准备带一些过冬的物资进山,给村民一些帮助。

  “很辛苦哦,戴老师,要爬几个小时的山。”陈俊说。婉拒了陈俊要“安排两个战士照顾”的好意,我对这次特别的采访很是期待。

  28日一早,换上支队特意为我准备的迷彩服,与17名官兵一起乘车由景洪直奔100余公里远的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委会。车子停在距离村委会约2公里远的曼班一队,开始步行。起初虽然是爬山,但终究在林中还有一条毛路可行。约莫爬了一个小时的山后,就已经看不到路,此后全靠之前去过曼班三队的边防派出所民警和村支书岩香儿,一路用砍刀砍掉一些杂草和灌木开路而行。相对于背着约5公斤重摄影装备的我来说,每人用双肩包背着15公斤粮油服装等爱心物资的边防官兵,穿行在能够将人群完全淹没的茅草和灌木丛中,上坡下坎,时而在茫茫林海中爬行,时而在齐膝深的河水中跋涉,就更加艰难。实在累了,就坐在地上歇口气。

  当时虽然没有负重,却因走不惯山路一路不停地摔倒的女警官赵丽娟令我印象犹深。虽然一次次摔倒,却又一次次爬起来,咬着牙坚持走完了当天的行程。

  顺着河沟来到一座山脚下,岩香儿指着密林中的一处半山说,曼班三队就在那里,再爬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了。此时大家已经走了3个多小时,拖着齐大腿以下全部湿透了的腿脚坐在地上修整的时间,负责后勤保障的两名女警官开始拿出自带的盒饭,让大家吃饱以后有劲继续爬山。

  村寨 供图

  密林中杂乱无章如同草堆一样杂乱无章的堆在斜坡上的茅草棚,就是曼班三队。虽然到了饭点,村寨里却看不到生火做饭的炊烟,甚至没有一个人影,也看不到鸡猪等禽畜。顺着这些茅草棚一直爬到最高处的一个茅草棚后面,才发现有一群体型矮小,身穿五颜六色各式服装的男女,在一块泥地上打陀螺玩耍。

  岩香儿说,这天正赶上拉祜族传统的新年节,这一天全村的男子都要打陀螺,以示来年有粮食吃。而这些人之所以留在寨子里,是因为他提前3天来做工作,告诉他们:“有人要来送东西给他们。”否则,按平常的习性,这些男女老幼远远的一看到陌生人,马上就会躲进深山。

  尽管岩香儿一个劲地在招呼,但这群男女还是带着漠然的眼神蹲在地上,陈俊只好带着官兵们将身上背着的饼干、衣服、被子和食用油等物品,走过去一一递到了他们的手中。一双双伸出来接受捐赠的手,依然是那样的木然。

  直到陈俊打开一箱酒,拿出一瓶先递到了一名老人手中,拿到酒的这名老人立马眼前一亮,开始举着酒瓶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扯开喉咙一阵叫唤,村民才开始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主动伸出手来接东西。一箱白酒也转眼就被瓜分一空。无论是男女老幼,接过边防官兵递过来的食物,开始了狼吞虎咽。

  记者戴振华 供图

  通过能够与他们进行语言交流的岩香儿了解到,这个村寨一直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至今不通水、电,也没有一条路通向外界,平时需要食盐等物品,需顺着我们来时的路带着野菜步行3个小时到村委会去与村民交换,要是碰上雨天,就得绕行6个小时才能来到村委会。村民穿的衣服几乎全靠扶贫单位捐赠,晚上睡觉不用被子,就躺在楼板上。

  由于长期以来几乎不与外界通婚,村里的男孩女孩长大后就自发住到一起成为“夫妻”,有的20岁左右就生下几个孩子了。至今没有一个人读过书,因此几乎全寨子的人都说不出自己的年龄,只能表达出“谷子黄时生的”“下大雨时生的”,或者“长大水时生的”这样模糊的概念。

  “在2008年8月份之前,全村67个人没有一个人有身份证,也没有一对夫妇正式办理过结婚手续,生老病死从来不向村委会报告。”岩香儿说,要村干部进村来,发现有新生婴儿,才知道又增加人口了。

  踩着吱吱作响并且不停晃荡的楼梯,弓着身躯从低矮的门洞钻进一户人家,通过四周从篱笆墙的缝隙和竹楼板间透进的一丝丝光亮,看到除了围坐在火塘边的人外,见不到粮食和床被。

  采访中发现,这里的妇女都剃成光头,却又在头顶留一小撮长发。这样的谜底随着岩香儿的询问得以解开。原来由于这里的村民都不到医院去看病,头上留的那一小撮头发是用来“镇痛”的,每次病痛难忍时,他们就将头上那一撮头发揪下两根,以减轻痛感。

  记者戴振华 供图

  结束这次采访返回途中,我与陈俊交流了很多。

  “一定要想办法改变他们的贫困状况。”陈俊说,他甚至有了“要带他们走出大山,到大城市去开开眼界,改变他们思想观念”的想法。

  2009年1月5日,一篇题为《奇 留撮头发来“镇痛” 怪 男女老幼见人就躲  10 年努力 “原始部落”动迁艰难》报道,以整版的规模在春城晚报上刊登出来。在报道村民贫困状况的同时,也把当时能够了解到的,当地党委政府为改变曼班三队贫困状况做出的努力呈现了出来。

  记者戴振华 供图

  欣慰的是,当年勐海县就整合了316.7万元资金,在原曼班三队对面的半山坡上选址建盖了新房,将曼班三队搬迁出来,并且还修了一条7公里长的砂石路通到村委会,还为村民接通了水电。随后政府选了一名拉祜族教师进驻曼班三队,开始教村里的孩子读书识字。

  这时的曼班三队,开始了与外面世界的联通,但比起周边的村寨,依然还是贫困,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上山割松香卖钱,但每年却有半年时间的粮食需要政府救济。

  这期间我开始在微博上发布曼班三队的状况,征集和带领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以捐钱捐物的形式,进村实施爱心资助。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曼班三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2016年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同志深入曼班三队入户调研,与贫困村民促膝交谈,共同商议脱贫致富办法。紧接着当地党委政府在加大对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派出了由4名精兵强将组成的工作队进驻村寨,带领村民们共同战胜贫困。

  通过对村民的素质提升和产业发展培育,在工作队进驻的第二年,曼班三队就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紧接着,工作队员又带领一次又一次地走出去与外界交流,同时带领村民们发展养鸡和养猪等养殖业,教村民们种植茶叶。至2017年底,曼班三队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2018年底,曼班三队人均纯收入已达8310元,再也不是那个缺衣少粮的“深度贫困村寨”了,全村17户人家已全部进入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正确发展轨道。

  一次次走进曼班三队,一次次见证和亲历着村寨的变化,村民过去呆滞的眼神和木然的表情,已经变得开始眉飞色舞,见到生人也敢说敢笑,甚至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在网上购物和销售农产品了。这样的变化正是在党委政府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帮扶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沿着这样的正确方向放飞希望,正一步步融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曼班三队,明天将会更加灿烂。

  当年我们一起走进曼班三队的陈俊和边防官兵们,看到曼班三队的今天,一定也会无比欣慰吧。

  云报全媒体记者 戴振华

责任编辑:杨倩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