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勒:小草莓成了红色“大产业”
云南弥勒:小草莓成了红色“大产业”
“我们村充分发挥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草莓种植。在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成了乡亲们致富‘金果果’。目前,草莓市场价每公斤25元、入园采摘每公斤50元。我种了2亩多,游客今天在田里采里10多公斤,卖了500多元。”云南省弥勒市弥阳镇盘龙社区大庄村的种植户杨锐萍高兴地说。
走进大庄村,处处可见兴高采烈来入园采摘草莓的游客,部分收购商在与种植户提前预订。一个个红红的小草莓在冬阳的照耀下反射出红色的光芒,特别讨人喜欢。
大庄村地处城郊结合部,长期以来主要以蔬菜种植为主。随着城郊的铺田村、弥东哨村等村寨大、中棚特色蔬菜的兴起,大庄村的蔬菜产业已远远落后了。如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比较优势,在短时间内抢占市场,使自己的荷包尽快地鼓起来,成了摆在大庄村农民心头上的头等大事。
云南弥勒:小草莓成了红色“大产业”
云南弥勒:小草莓成了红色“大产业”
多年的数据显示,大庄村霜期短,昼夜温差小,气候温暖,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极易种植经济水果——草莓,该村党支部一班人马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后最终作出了这样的结论。
经过该村几户种植户对草莓种植技术不断摸索,尽管有一定的收成,但小打小闹难以占领市场。
为了发挥草莓种植的规模化效益,克服农民以前在种植上“只见产量不见钱”怪圈,该村成立了“草莓协会”。协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在市场与土地之间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不仅引导着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模化种植,现已形成了“协会+支部+农户+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支部与协会还多次联合举办各类草莓生产技术培训班,制订了《大庄村草莓栽培无公害化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草莓种植使用农药标准》等发放到种植户手上。在草莓栽培管理的关键阶段,协会还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会员实地进行技术指导,解答种植、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问题。经过宣传培训,不仅提高了协会会员种植草莓的科技水平,而且为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草莓产业奠定了基础。
“大庄村的草莓具有个大、口感好、没有破损、耐运输等特性,现在每天收购回去的草莓都是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欢迎。”刘石红是一名水果店老板,每天他都会早早地来到大庄草莓园收购草莓。
草莓种植户李云丽说,“一开始栽的时候,没有技术,由着它长,不会梳花、梳果,结的太多,个头小,价格也上不去,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在协会和党支部的帮助下,学会了技术,我的草莓也变大了,加之这两年草莓价格也好,相比栽菜赚得多,预计今年会有6万块钱的收入”。
据了解,该村现在的草莓已形成天仙醉、红颜、鬼怒甘、京藏香、丹苺1号、京钱香等16个品种。今年全村共种植330多亩草莓,部分早熟的草莓已开始上市,采摘价为每公斤50元,批发价为每公斤25元。农户一亩平均将卖3万元左右,预计助农增收近1000万元。
如今的大庄村,形成了以批量销售、入园采摘、零星售卖等方式,吸引了一批商家批量收购、一批游客观光采摘、一批群众购买食用,成功将草莓种植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柱产业。家家户户盖起了小别墅,这都得益于该村大力发展草莓产业,小草莓成了村民致富路上红红的“大金果”。
云南网通讯员 赵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