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潘基文:碳中和是一个必须项
>>>点此进入专题
■ 海南日报记者 邵长春
国际社会如何推进落实《巴黎协定》?迈向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道路上有哪些挑战?4月20日,在“迈向碳中和之路”分论坛上,各国嘉宾齐聚博鳌,共同讨论国家、企业和个人如何在该领域进行合作,改变生活生产方式,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在分论坛开幕演讲时指出,曾经人们一度认为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舍,但如今气候行动和碳中和的倡议已经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须项。2020年可以说是一个起始年,各国都开始走向碳中和。
潘基文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在碳中和以及“蓝天行动”倡议方面的努力。他同时指出,在碳中和问题上要形成全球的合作伙伴关系,期待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能成为沟通的平台,增强全球的合作,重建强大的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危机,确保全人类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则认为,在碳中和问题上,要么排放,要么经济发展放缓,这种取舍的思维,在很多人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消极思维方式影响了国际社会从高碳到低碳转型方面的投资。
“我们需要把这种取舍的思想改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执行的思维。”金立群说,这意味着花在高碳到零碳转型上的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削减经济增长的速度,否则就没有办法动员人们去重新分配资源,去发展绿色经济。
而在远大科技集团总裁张跃看来,解决无效率通勤才是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这里是开发区,这里是商务区,那里是居住区,人每天来往通勤能耗就很大。”
张跃说,相较于无人驾驶汽车、电动汽车等新技术的发展,更应该考虑合理的城市规划,缩短通勤距离,减少无效率不必要的通勤。
)(邵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