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最美乡愁看建水】打好“三张牌”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建水县“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眸(上)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4日 14:29:00  来源: 云南网

  五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

  五年来,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记录,见证着建水县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2020年,建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224亿元、较2015年增加98.8亿元、年均增长6.7%;5年累计实现一般公共财政总收入95.92亿元、年均增长6.4%;5年共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09.9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7亿元,引进外资完成1737万美元……

  五年来,一个个来之不易的“国字号”荣誉,彰显着建水县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

  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果品之乡、中国紫陶之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回眸建水“十三五”,亮眼的成绩,体现在各项事业节节攀升的数据里,包含在创新能的发展中,融入在山清水秀的生态里,洋溢在城乡百姓的笑脸上……

  “十三五”期间,建水县深入贯彻云南省“三个定位”和世界一流“三张牌”战略部署,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核心竞争力强的“三产共”产业矩阵,开辟出一片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绿色食品牌”彰显特色农业发展优势

  ​每年5月初,全国大部分地方的葡萄还未成熟,而建水县出产的“阳光玫瑰”葡萄已摆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高端水果市场的货架,每公斤售价百元以上,依然供不应求。洋葱作为建水县的一项传统蔬菜产业,获得了地理标志商标认证,成为远销全国各地的建水特产;建水红薯乘着电商“快车”,走出国门,漂洋过海完成了一次美食与文化交融的世界之旅;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的甸尾马铃薯,实现出口销售,走出了一条“质量安全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市场化、市场品牌化”的创新发展新路子;全县葡萄、柑橘种植面积均达10万亩以上,已成为全国成熟最早、面积最大的夏黑葡萄基地,荣获“中国早熟优质葡萄第一县”称号,被誉为“中国乃至北半球最早熟的柑橘产地”;而蓝等小浆果特色产业兴起不久,却以“后来居上”的强劲势头,向高新科技标准化生产的方向快速迈进,为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蓝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建水县不断以创新发展夯实第一产业,聚焦“绿色食品牌”,加快“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做好“有机、绿色、生态”文章,着力打造北部蔬菜种植、中部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南部中药材种植和特色养殖“三个产业带”,不断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加快培育壮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建水农业从农户分散种植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规模化发展转变、从粗放管理型向设施精细化转变,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十三五”期间,建水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91.31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46倍。

  “绿色能源牌”发挥工业经济集聚效应

  农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建水工业也在悄然转型升级。

  2019年12月,在建水县城东北方向的羊工业园区内,云南省首条中高端合金新材料生产线——云南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中高端合金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建水县以水电产业链延伸为重点的“绿色能源牌”实现重大突破,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

  “十三五”期间,云股份年产30万吨电解、年产2.1万吨电解用阴极、年产60万吨电解炭素阳极、中50万吨绿色材、华之源年产100亿只手套等项目在建水羊工业园区密集落子。

  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建水县聚焦“绿色能源牌”,以产业链延伸等为重点大抓工业,全县以冶金、化工、建材等为重点行业的工业企业迅速发展,现出云南业、云南源鑫炭素、红河州紫燕水泥、云南红塔蓝鹰等一批骨干企业。

  “十三五”期间,建水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80.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40.71亿元。“一核四区”工业园区布局基本形成,羊工业园区被评为省级绿色园区,绿色水电材规模全州第一。

  在加快推进优势传统产业向综合利用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同时,轻工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向前迈进,“千年建水紫”就是其中最亮眼的一张名片。

  来到建水古城,走在大小巷,随处可见工艺精湛的建水紫。从小在碗窑村长大的徐艳,祖孙四代与结缘,见证和参与了紫产业的发展壮大。如今,徐艳家的“艺焰已经成长为“艺焰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年产值达600万余元。

  通过聚焦人才陶、双陶、金融陶、智慧陶、文陶、诚信陶“六大陶”建设,建水县不断促进陶产业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了以陶文化产业为核心,以文化游、文化意、休闲娱乐等相关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建水陶产业园区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云南省唯一上榜园区。

  “十三五”期间,建水县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达35%,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成长型中小企业、“民营小巨人”和微型企业。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年产值从11亿元跃升至35亿元。

  “健康生活目的地”绽放文魅力

  “呜——”随着一声鸣笛,建水县米小火车载满游客,缓缓驶出古老的临安车站,向着山站驶去,一幅文融合的美丽图景掀开了它的一角;而在建水古城内,“儒家三礼”“学政考实景演出”“临安府沉浸式互动演出”则给游客带来新奇的游感受……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建水县共接待游客48.7万余人次,实现游收入4.3亿余元,成为游领头“牛”。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两顶桂冠、“千年古城”和“千年陶”两张名片,一直是建水县令人向往的游文化资源。孔子文化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四大名陶展、陶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反响热烈;朝阳楼灯光两度登上央视新闻;米观光小火车被评为穿越百年的“中国最美米小火车”;陶街、1915艺术区、小桂湖市井文化街、蚁工等成为夜间文消费新网……在大抓产业的布局中,建水坚持文融合,以文化游引领第三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建水融入大滇西游环线,全力打造建水石屏“滇南最美乡愁之”,让建水成为云南游发展新方向和“健康生活目的地”。

  “十三五”期间,以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连续3年上榜全国县域游竞争力百强县,实现游总收入508.08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4897.14万人次,分别是“十二五”时期的5.4倍、2.9倍。

  5年来,建水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2.5∶37.6∶39.9优化为20.9∶23.2∶55.9,第三产业占比历史性超过50%,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发展实现多点突破,建水发展新动能正在形成。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建水县将围绕县委“多维融入、两城协同、三产融合、城乡共”的工作思路,全力构筑开放合作新格局、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打造美丽宜居新福地、建设和谐幸福新建水、迈进筑梦前行新时代。

  报全媒体记者 李树芬 胡梅君 马喆 王丹 刘宣彤 刘畅 翘楚 通讯员 车安达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