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日记 | 著名作家学者走进东方白查村 探寻黎族古韵船型屋
点击查看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3日消息(记者 钟瑜)位于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的白查村,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在青山环绕下,现存的81间船型屋伫立其中,密集而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宛如一艘搜倒扣着的船。相传在很久以前,黎族祖先渡海来到岛上,无遮挡之物,于是将船反过来居住。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将房屋建成船的样子,所以才有了现在的船型屋。
船型屋。记者 钟瑜 摄
5月2日,《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第一季活动走进东方,著名作家叶兆言、徐则臣和著名学者刘大先来到白查村,与黎族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对话。
船型屋内部。记者 钟瑜 摄
“白查”在美孚黎系方言中叫“别岔”,黎语“别”指有水的烂泥田,“岔”指厚皮树;当时村边有一片烂泥田,田边长着很多厚皮树,故村子按黎语音译为“白查”。
白查船型屋向两端敞开,屋内泥土地面坚实平整。屋中间立有3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有6根矮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意即一个家庭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
船型屋。记者 钟瑜 摄
船型屋中的传统厨具称为“三石灶”,在灶上架上锅罐烹饪食物,既方便使用,又可使屋内暖和干燥,灶烟还可以起到防止用于搭建的木材生蛀虫的作用。此外,在白查村的四周还建有近似船型屋和金字屋的谷仓。谷仓以基石垫底,基石上架着纵方木,铺上木板,顶端架圆梁,仓顶由竹木架设,以茅草盖顶,谷仓内外再糊上一层粘土,具有防火防雨防潮防鼠的功能。
船型屋。记者 钟瑜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船型屋中还有一种规模相对较小房子,黎语叫“隆闺”,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按照当时黎族习俗,当孩子十三四岁时就不再同父母居住,而是要到“隆闺”居住。若是男子,则需要自己上山准备材料搭建“隆闺”,女子则由父母帮忙搭建,且大多建在父母住屋附近或村边较偏僻的地方。“隆闺”有大小之分、男女之别,男子住的称“兄弟隆闺”,女子住的叫“姐妹隆闺”,大的住3-5人,小的仅住1人,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识到定情的小房子。
船型屋。记者 钟瑜 摄
叶兆言、徐则臣和刘大先三人在当天参观船型屋的过程中,还对栽种在屋旁的椰子树展开了讨论,而讨论的主题则是关于椰子树上的洞口究竟有何作用。刘大先认为是用于攀爬,而叶兆言和徐则臣认为擅长爬椰子树的人大多不需要以洞口作为支撑,洞口应该还有别的用处。
叶兆言和刘大先在参观船型屋。记者 钟瑜 摄
在走访结束后,船型屋的外形特点给徐则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表示,下一步还将研究船型屋的做工与功能,并深入考察黎族人的生活方式,以了解船型屋在黎族文化中的所扮演的角色。
“船型屋的结构比较简单,可以反映出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刘大先说,用黎族先民的船型屋来对比当今黎族人搬出白查村后所建造的楼房,可以让人感到社会的快速进步,人民过得越来越幸福。
著名作家叶兆言、徐则臣和著名学者刘大先在对树洞的作用进行讨论。记者 钟瑜 摄
据了解,《海南日记》——文学名家写海南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文旅采风和考古纪实、双语丛书结集出版、名家手稿入馆仪式。活动期间邀请知名作家深入体验海南文化,进行文旅采风和考古纪实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抒写《海南日记》,讲述海南文化故事。整个采风活动为期三期,每期20天。同时,沿途还会开展海南文学沙龙、文学讲座等,为琼岛人民带来丰厚的文化盛宴。
届时,《海南日记》系列文字、视频将由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首发连载,由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同期翻译,《海南日记》双语版丛书将结集出版,作家手稿于海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其中,名家采风路线也将作为《海南日记》研学旅行考察路线,为打造高端研学旅行路线创造有利条件,成为国内青少年实践教育的特色品牌。
此次活动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共青团海南省委、海南省文学艺术家联合会指导,海南省博物馆、海南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海南省融媒体中心主办,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承办。
著名作家叶兆言在参观船型屋。记者 钟瑜 摄
白查村里的雷公马成功吸引了著名作家徐则臣的注意。记者 钟瑜 摄
著名学者刘大先在参观白查村。记者 钟瑜 摄(钟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