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襄阳:全力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襄阳更加美丽宜居。
在襄阳风神物流中心库,风神襄阳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整装待发。
繁忙的襄阳北编组站作业现场。
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万亩“稻虾共作”示范基地。
5月25日,“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在襄阳召开。四地主要负责人汇聚一堂,共商城市群发展大计,并审议通过了《“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等四个文件,签署了合作协议。城市群发展框架初步搭建完成。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后,襄阳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全方位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
作为“襄十随神”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襄阳正主动作为,全力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中心
主动作为 扛起发展大旗
“3月,襄阳市发改委召开四城发改部门座谈交流会,商议推进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措施。4月,在襄阳市委主要领导要求下,襄阳市委政研室组织发改委、经信局等近10家市直单位相关业务人员奔赴十堰、随州、神农架进行交流对接,形成了多个共识,认为近期可以在产业、平台、科创、交通、旅游、政务服务、人才等16个方面取得突破。4月14日,枣阳市组团赴随州市,交流对接‘随枣’一体化发展工作。”襄阳市委智囊团成员、政研室干部李然介绍说。
作为“襄十随神”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襄阳必须主动作为,扛起城市群发展的大旗。
襄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先后召开3次市委常委会和领导小组会,专题研究城市群相关工作推进思路和措施,牵头起草了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协调工作机制等多个文件。
目前“襄十随神”城市群已确定四项工作推进机制。一是会商决策机制。由四地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每年召开1次会商会议,审议和决策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大事项。二是协调推动机制。每年召开2次由四地常务副市(区)长、合作办主任、各专题合作组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负责协调推进重大合作事项。三是执行落实机制。成立“城市群办”,组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6个工作组,推动落实重大合作事项。四是综合协调机制。成立秘书处,统一选派工作人员集中驻襄办公,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同时,积极探索城市群群团组织、民间组织、行业协会沟通协作机制。
政务
71项政务服务异地办理
5月20日,户籍在十堰市但常年在襄阳工作的邓涛听说,在襄阳就可以将户口迁过来。他带着身份证、工作证明、住所证明、申请表等相关材料来到襄阳市公安局户籍办理处,不到15分钟,就拿到了新的户口本。
“平时工作忙,回家不方便,现在在襄阳就可以办理户口迁移,节省了我很多时间。”邓涛说。
5月14日,“襄十随神”城市群的27位县(市、区)行政审批部门负责人在襄阳市签署协议,71项政务服务事项可实现跨区域通办。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群要实现融合发展,首先要在政务上实现融合,让人民群众的各项事务办理更加便利。
襄阳市牵头制定跨区域通办实施方案、梳理跨区域通办事项清单。这71项服务事项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和变更登记;受理旅游投诉、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内资);个体工商户注册、变更、注销;医师、护士职业注册;道路运输证的配发;身份证有效期满换领;户口迁移审批;残疾人证首次申领、换领、迁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等,涉及民政、医保、市场监管、人社、公安等多个部门。
为提升跨区域通办事项的标准化程度,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襄十随神”四地统一规范申请材料、审查要点、流程和时限等,向社会公布,让企业和群众按标准准备,异地窗口照单收件;各地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分别设置“襄十随神”跨区域通办综合收件窗口,通过明确专人授权负责联办事项的咨询、收件、审查、结果送达;窗口与窗口之间可开展异地视频会商收件,实现“襄十随神”跨区域通办全过程记录和点对点视频对话、视频核验。
根据协议,四地建立“襄十随神”跨区域通办授权信任机制,合作单位分别统一集中授权当地政务服务主管部门,相互授权窗口受理人员和后台审批人员“收件受理权、一次性告知权、原件核验权、审批结果送达权”。为方便企业和办事群众寄递资料,由各地建立邮递收件和管理机制,审批部门确需收取原件存档、不便异地打证事项,采用“邮政跑”取代“群众跑”。
协议还要求,“襄十随神”各地合作单位主要采取线下代办和线上流转的形式开展跨区域通办业务,各地窗口工作人员之间要通过视频、电话、微信、邮政快递等联系方式,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以便双方能够及时有效开展异地办理工作。
据了解,未来四地将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在政务服务领域整体协作,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打造区域“数字联盟”,全力推进“襄十随神”城市群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北部列阵。
产业
六大集群融合发展
位于宜城经济开发区的大山合公司,生产线上工人正忙碌不停。公司负责人说,公司的原料除了一部分来自于襄阳本地,还有很多来自十堰、随州等地,“一直在关注城市群的相关政策落地,希望未来我们进原料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襄阳市提出,加强区域优势产业协作,推动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发展。
经过调查研究,“襄十随神”城市群将在六大产业上实现融合发展。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以商用车、乘用车、专用车为重点,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方向,协同推进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车联网等领域创新,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努力攻克动力传动、汽车电子元器件、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池、电驱、电控)等关键核心部件的技术,巩固壮大城市群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配套能力,联合武汉、孝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智能装备、农机装备、应急救援装备、风机制造等产业。其中,襄阳、十堰积极开展智能装备应用示范,扩大应用市场,壮大装备制造产业规模。随州加快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和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中国风机名城”。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深度参与全省“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分工,重点在三个领域取得突破:电子元器件方面,重点发展功率模拟集成电路、IGBT、车用元器件及配套产业,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智能终端方面,重点引进一批整机、核心零组件、方案研发设计等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国产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和AR、VR可穿戴设备等整机、配套零配件及相关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信息网络技术方面,重点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加快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产业化,深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应用,建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围绕区域农业特色,加强分工协作,以补链、延链、强链为重点,培大培优龙头企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襄阳“中国有机谷”、十堰“中国养生谷”、随州“现代农港”、神农架“中国药谷”建设,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襄阳中国有机谷交易中心、襄阳国际茶城茶叶贸易中心、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农建·枣阳农商智慧城、宜城中农联鄂西北华农城、十堰华西农商城、佰昌批发市场、十堰食用菌交易市场、随州香菇产业园、随州城乡万吨农产品和食品冷链物流中心为重点,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打响“襄十随神”城市群生态农产品品牌。
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挥“襄十随神”城市群名山、秀水、人文、都市优势,以汉江干流为轴线,碧水串珠,打造高铁旅游观光走廊,开通旅游专线车,共建“一江两山”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撑。建立“襄十随神”城市群文化旅游联盟,组织四地文化活动联办,完善旅游联动监管机制,开展文旅产品联合营销推介活动,共推精品旅游线路,推动四地旅游年卡互认互通互用。
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充分利用鄂西北生态资源品牌优势,推动健康与养老、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中医药旅游、温泉疗养旅游、生态农业旅游等健康旅游服务,打造康养、康疗和康体三大主题产品,丰富中医药康养、森林康养、运动康养、温泉疗养、乡村休养等多元化产品体系;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健康养老专业品牌、服务企业入驻,加快一批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打造“襄十随神”健康养老产业链、老年人颐养乐园和养老服务品牌。
交通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
5月8日,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一次公示。工程建设正快速推进中。
呼南高速铁路为呼和浩特至南宁高铁通道,系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纵向高铁干线通道。呼南高铁建成后,将在襄阳东站与郑万高铁、武西高铁交汇,襄阳也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铁换乘枢纽站。
襄十随神地理相邻,城市群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交通基建的互通互联。
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优化铁、水、公、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完善汉江综合交通走廊,联合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铁路客货运中转枢纽,加快推进城市群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优化内联外通运输通道。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线网建设,依托国家高速铁路、国家高速公路、国家高等级航道深度对接周边武汉、关中、中原、成渝四大国家级城市群。
铁路方面,加快建设西武高铁、郑万高铁、呼南高铁,真正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积极推进安康(经十堰、襄阳、随州)至合肥高铁、荆门至安康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汉江是母亲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加快建成雅口、新集枢纽,实施唐白河(唐河)航运开发,研究启动王甫洲船闸改造,统筹推进汉江航道整治,全面实施“江海联运、港港联动”战略,构建东至上海、西至重庆、南至广西的水运大通道。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启动十堰经神农架至宜昌高速公路、襄阳至宜昌高速公路、襄阳至南阳高速公路、随州至信阳高速公路建设,积极推动福银高速改扩建,打通串联国家高速公路网,积极谋划十堰经丹河谷至南漳高速公路,打造沿汉江高速公路通道。
国省干线方面,加快贯通316国道“襄十随”一级公路,统筹推进207国道、209国道、240国道、346国道提档升级,提升干线公路辐射带动能力。同步相向推进相邻乡镇、相邻村组间县乡村道的对接升级,打通断头路,串联循环路,畅通毛细血管,服务乡村旅游、产业资源一体化发展。
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加快落实城市群公交一卡通,四地互联互通互惠,积极推动“丹河谷”“随枣”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开通城际公交线路;积极对接旅游一体化发展需求,开通城市群旅游专线。提升旅游客运服务质量,引导建立区域内旅游客运企业联盟,通过联网电子客票“一票制”,实现地接中转无缝衔接。
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铁路物流资源,高标准建设铁路物流基地,服务城市群及周边区域铁路运输需求。依托盐田港公司将唐白河港区和小河港区建成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港口,积极推动进港铁路建设,打造城市群及汉江流域的航运中心、铁水联运中心。加快建设传化公路港、中通分拣中心、好邻居配送中心等物流园区,提高服务能力。
加速物流资源集聚共享,推广应用网络货运平台等“互联网+物流”新业态,构建区域物流大数据中心,推动公共信息平台共享互通,提升物流运作效率,实现城市群之间人畅其行、货畅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