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进村社,一户一户走访、一人一人排查,对症下药;1168名驻村工作队员下田垄,抓产业、促就业,接力奋斗;中交、上海等20多个挂联帮扶单位立项目、出资金,真金白银,一心一意帮各族群众创业增收。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按照省委、省政府怒江现场办公会提出的“脱贫致富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新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坚定信心,上下齐心,重整行装再出发,盯紧基础建设、产业短板,聚焦生态、边防和党的建设,加快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繁荣旅游业,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夯实根基 拓展脱贫成果
清晨,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万雄与队员们沿着山路到嘎吓小组走访群众,了解草果生长情况,与村民商量架设“草果溜索”的事项。
“驻村后,我们一户一户走访,进一步摸清各家家底,制定好今后的产业帮扶和美丽村寨建设计划。”万雄说,马吉米产业发展还得加把劲,得找准路子,在草果加工和竹叶菜加工上下功夫,拓宽群众增收路。
2020年底,怒江州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整体欠发达、低收入群体比重大,发展空间狭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等州情并未根本性改变,脱贫持续性、稳定性面临很大考验。
怒江州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作为第一要务。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对象”,万名干部进村入户,走访排查,形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自下而上排查核实、发现问题,自上而下统筹调度、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做到常态化监测、常态化帮扶、持续动态清零。
目前,全州下派驻村干部1168名,规划“十四五”期间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497个,做到脱贫摘帽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衔接有序、过渡平稳,对排查出来的886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都做到“一户一策”帮扶。
怒江州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绿色香料产业、特色种植业发展,让地处高山的村寨有了增收致富的根基。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营盘镇恩棋村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帮扶下,以“合作社+政府+科学院科技+农户”模式,引进“琼香”“琼丽”等精品西瓜,干热河谷群众有了新的赚钱产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怒江州不断完善外出就业鼓励政策,加大农民技能技术培训和思想引导,把技能技术培训开到村,办到安置点,让“外出务工挣票子,异地学习换脑子,返乡创业办厂子”的思想根植于广大农民群众心中,不断发展壮大务工经济,拓宽农民群众的收入来源。目前,怒江已实现转移就业19.72万人,占到全州劳动力总数的76.73%,各族群众的务工收入持续增长。
保护生态 打造美丽怒江
趁着天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护林员李志忠带着护林小队踏上了巡山之路,他们行走于原始密林、河流深谷,查看是否有滥伐现象,宣传野外森林防火。
“现在,独龙江峡谷动植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我们巡山时,经常见到野生动物在河边喝水。”看着满眼绿树密林,李志忠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月,泸水市整合8000多名生态护林员、森管员力量,成立生物生态专业保护队,轮流值守各卡点,巡山护林,开展防火防盗防病虫害工作,全力保护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
近年来,怒江州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天保公益林、“怒江花谷”生态建设等,加快推进怒江、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全州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怒江金丝猴、滇金丝猴、滇桐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数量稳中有升,全州林地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林木绿化率、林分平均蓄积量3个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位,生态成为新时代怒江最响亮的名片,绿色成为新时代怒江最显著的底色。
怒江州副州长李义军说,今后,怒江州将充分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康养旅游等业态和模式,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全力打造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
立足特色 繁荣峡谷旅游业
精准扶贫,为怒江州发展旅游补齐了各项基础设施短板。保泸高速公路通车,腾冲到怒江只要2个小时,从保山机场到怒江只要1个小时。孔雀山隧道打通后,迪庆到怒江也只需要2个小时,怒江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按照省委、省政府怒江现场办公会确定的打造“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的定位目标,怒江把旅游产业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州委书记、州长亲自抓、负总责,州县(市)乡(镇)三级联动,上下同心抓落实。严格限制县城城区房地产和矿产开发,严格限制农村宅基地新增和农房无序建设,全力为发展旅游业腾挪空间。聚焦“小众、特色、高端”的旅游发展定位,沿怒江大峡谷300公里系统策划、规划怒江走廊、怒江客厅、怒江阳台、怒江花谷等旅游业态,先期启动傈僳音乐小镇、泸水三河片区、小沙坝·登埂片区、皇冠山·知子罗片区、丙中洛片区和独龙江景区的打造提升工程。依托美丽公路和绿道,打造“峡谷马拉松、环法自行车、皮划艇野水漂流”等户外运动品牌,建设“半山酒店”,打造休闲度假品牌,实施“厨房工程”,打造农旅融合品牌,在旅游景区、交通沿线布局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力争3年内创建5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80个精品示范村、100个美丽村庄,所有抵边村全部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云南网记者 李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