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全国重点媒体看峨山】峨山美丽乡村:彝人安居乐业的家园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9日 19:24:00  来源: 云南网

  位于玉溪市东南部的峨山县,古来素有“临郡岩邑,省会南藩”之称,是滇中明珠,特色彝乡。走过艰苦的往昔,如今的峨山正以愈加奋发的脚步,迈向更美丽的明天。

峨山县阿普笃慕雕像 供图

  2019年,中共峨山县委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0年,峨山县被命名为“云南省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在创建“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的奋进路途中,峨山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榜样。

  经济发展与民族特色齐飞

  “嫁人要嫁塔冲人,上门要上塔冲村。”这是近几年在塔冲广为人知的说法。

峨山塔冲村 杨世旭 摄

  塔冲村,隶属峨山富良棚乡塔冲村委会,是一个彝族聚居村寨,共有258户1002人,彝族人口占99%,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烤烟、油菜等传统产业和劳务经济。

  如何让彝乡美丽富饶起来?塔冲村进行了富有创新的探索。

  产业发展,是让村民富起来的根本。在传统产业上,塔冲村坚持产业富民兴村,围绕提质增效,巩固烤烟传统支柱产业,推行烤烟滴灌技术170亩;坚持长期发展、以短养长发展的路,新增核桃面积3839亩,核桃林下套种紫薯1000亩,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扶持发展较大规模生猪、山地鸡养殖户6户。

塔冲村新貌 资料图

  塔冲在巩固提升烤烟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种植辣椒、菜豌豆、四季豆等山地蔬菜和中药材。依托山林优势,发展山珍产业,采取包山“养”菌的方式,做大做强野生食用菌市场。

  作为风景秀丽、极富旅游潜力的山村,塔冲还积极融入富良棚乡龙都小镇建设规划,实施农家乐提档升级建设,向着宜居宜游的彝族乡村旅游迈进。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使塔冲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经济发展之外,塔冲还十分注意对民族特色的保护。彝绣,是彝族的一块文化瑰宝,为了发扬和传承彝绣文化,塔冲村通过人力物力投入,组织全村具有刺绣特长的妇女开展刺绣培训,充分挖掘以彝族服饰刺绣为代表的民族手工艺,适时开展推介交流活动。现在,塔冲村已经培养了10名左右的刺绣能手,分别获得省、市、县三级工业美术大师称号。

  此外,开新街、姊妹节、火把节、祭龙、舞龙、斗鸡、花鼓舞等特色民族文化,也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发扬。每当夜幕降临,村里新建的“合家欢广场”就成了欢乐的海洋,男女老幼齐聚在广场上,围成圈,跳起彝族传统舞蹈大娱乐。

  今天的塔冲,发掘整合彝族特色,让村民在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同时,留住彝族风味和乡愁。

  山川秀美,宜人宜居

  在峨山县中部的岔河乡,有一个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就是凤窝村。在“寻梦·2015中国最美村镇”评选中,凤窝村从全国500多个村镇中脱颖而出,荣获“最美生态旅游奖”的获奖村庄,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村镇。

  

玉溪峨山县岔河乡凤窝村 杨峥 摄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金鸡飞出凤凰窝”,今天的凤窝村正变得越来越光彩迷人。

  凤窝村海拔1314.00米,年平均气温17.00℃。村内青山葱茏,森林覆盖率高达86%,山中负氧离子达3343个/立方厘米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整个凤窝村依山傍水而建,房屋错落有致,屋舍灰瓦白墙,村内道路蜿蜒干净,春天鲜花烂漫,夏天荷花亭里,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

  由于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凤窝村被红塔集团相中,2008年中国第一座烟草庄园在此落户,中国第一包有机烟——“玉溪庄园”也就此诞生。在依托红塔集团扶持的同时,岔河乡也积极整合资金,对凤窝村进行基础设施硬件提升,民族文化软件氛围营造。

中国第一座有机烟草庄园——凤窝庄园 供图

  而今,凤窝村逐渐发展成为集有机农业、自然风光、乡村旅游、彝文化观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新地,是诗意栖居,放松身心的秘密花园。

  塔冲村也在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道路上冲刺。村委会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实施完成了民族团结文化广场、舞台、长廊、亭子等设施的修缮、新建。新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提升。

塔冲村墙面彩绘 供图

  如今的塔冲,伫立着一排排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的二层小楼,墙体上画有彝族特色的各种彩画,内容涉及生产生活、民俗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在“乐业”之外,塔冲人也过上了舒适美丽的“安居”生活。

  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由义社区位于峨山县东面的小街街道,名字中含有“由义必为,由仁义行”的寓意。“义”成为由义发展过程中传承延续的精神,代代薪火相传。

  2009年,因看准了由义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能为稻米种植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等优势,社区里24户居民带头成立了早丰谷物产销专业合作社。通过运营,逐渐形成“市场+合作社+种植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带动社区居民增收致富,实现年分红过万。

种水稻 资料图

  该合作社先后被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认定为省级示范社和市级示范社,如今成员已过百。2019年,合作社推广种植优质水稻500多亩,社员分配额达3万多元。有了合作社的技术,种植户每亩产值增收近千元,有效实现了增收脱贫。

  由义顺应时代的发展,“义”的精神内涵和外延实现了两次大飞跃。

  第一次,是“由自义举属相邻,义由心生创和谐”。2018年1月,由义完成了村改社区的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义”的精神内涵和外延迎来了第二次飞跃——“由自心声抓落实,义无反顾走前列”。

  在传承“由义必为,由仁义行”的基础上,由义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形成了特有的“五义”工作法:“义学”提高群众综合素质;“义集”综合“集力、集贤、集市”整合资源服务民生;“义诊”保障社区要素健康发展;“义言”构建和谐发展新社区;“义养”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

洛泉村一角 供图

  另一个全部由彝族居民组成的洛泉村,位于峨山县城西北8公里,背山而立。近年来,村委会结合洛泉彝族村庄的特色,以“一保护、二清理、三提升”为技术指引,对范围内的空心砖构筑物、重要节点、名木古树、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等进行综合整治,将彝族花鼓、舞蹈、服饰以手绘、实物等方式在村内展现,整个村庄因之灵动起来。

  党员同志带头拆除闲置烤房、空心房,建立人畜分离、高效节水灌溉、雨污分离、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库,改善了村庄人居环境。村民就地取材,以土、石、木为原料建盖民居,采用彝族土筑民居的传统技艺筑墙,以“灰瓦、土墙”的风格进行整体设计,传承彝家人世代沿袭的淳朴风俗,真正将彝文化融合进了乡村振兴之中。

  努力建设民族团结,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好,发展美丽县城与美丽乡村,件件都是关乎居民幸福生活的大事。康庄大道,金光灿烂。峨山正承接着昨日的辉煌,以无比的豪迈与自信迈向和谐美丽,迈向全面小康,迈向繁花似锦的未来!

  云南网记者 马元西 

点击图片或扫描二维码跳转至媒体行精彩专题

责任编辑:邓蕊丹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