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匹河怒族乡:事成于和睦 力生于团结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5日 01:17:00  来源: 云南网

 

  怒江之滨,雪山之下,雨水滋润后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空气中夹杂着丝丝茶香、果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放眼望去,白黄相间的楼房,掩映在重重绿树中,错落有致,依山傍水,尽显清秀妍丽。

  匹河怒族乡是全国唯一怒族乡。

传承民族文化

  走进匹河怒族乡,随处可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办事窗口、休息区摆放着宣传手册,文化广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氛围更是浓厚。

  “吃完晚饭,大家都喜欢聚集到文化广场跳舞、闲聊,怒族、傈僳族等好多好听的民族歌曲都会放,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舞蹈、歌曲,既沟通了感情,也能缓解一天劳作的疲惫。”果科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建龙说,很多当地群众都兼通多种民族语言和歌舞形式。

各民族交流学习民族歌舞、乐器

  “我们乡有12000余人,怒族为主,傈僳族、白、汉、纳西、布依等民族都有,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很重要,事关全乡的和谐稳定。”匹河怒族乡副乡长李来兴说。

各民族交流学习民族歌舞、乐器

  ​一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匹河怒族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核心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积极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新方式、新举措,坚持以开展“十进”活动为载体抓手,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一系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呈现出“人人在讲民族团结情、人人在说民族团结话、人人在办民族团结事、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局面。目前,全乡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9家,示范户750户。

各族群众共度开春节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自2015年任老姆登村妇女主席以来,杨新妞就在民族团结政策学习宣传方面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以寻找“最美家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革除陋习促脱贫等为载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全村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使民族团结意识根植于每个家庭。

  “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饮食习惯、生活习俗等虽有差异,但村内大纠纷没有,小矛盾少见。秘诀就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杨新妞介绍道,近年来,通过持续不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上长期相处,各民族群众对彼此更加了解和认可,也更能包容对方,和谐相处。

交流民族乐器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的民族关系,还要有共同进步的追求。近年来,无论是在脱贫攻坚、还是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全乡各族干部群众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家乡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这几年,匹河怒族乡在道路交通、产业发展、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唯一不变的,就是老乡们的热心肠。”李来星欣慰地说,在易地扶贫搬迁、征地拆迁等工作中,全乡各族群众都积极配合,还相互做思想工作,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他们也会热心给予帮助,这缓解了我们很大的工作压力。

匹河怒族乡

  目前,匹河怒族乡围绕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发展和“治伤疤、保生态、防返贫”生态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行动,按照“江西草果、江东茶叶、江边特色水果”的绿色产业发展总体布局,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全乡累计种植草果15667亩、核桃13550亩、黄连8681亩、茶叶8505亩、花椒4913亩、柑橘2296亩。2019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7784.43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6786.94元。2020年9个行政村年集体经济收益均在6万以上。

  匹河怒族乡还注重打造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发展,在传承和弘扬民族特色文化中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挖掘、继承与创新并举。每到“开春节”“如密期”等民族特色节日,乡党委政府都举办各种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情谊的同时,还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与当地各族群众一起唱民族歌、跳民族舞、喝 “同心酒”,体验别样的民族风情,推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社区文化广场中各民族一同载歌载舞

  如今,匹河怒族乡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硕果累累,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像一颗颗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绘制了一副“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携手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画卷。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梅君 吴沛钊 赵丽槐

  怒江传媒中心 段旭华 刘彪

  福贡县融媒体中心 普文彪

责任编辑:胡津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