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民族团结进步看怒江】贡山县丙中洛镇甲生村:团结奋进共发展 幸福生活携手行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7日 16:53:00  来源: 云南网

  丰收在望,余旭军和媳妇笑得很开心

  沿着蜿蜒盘旋的通组公路,来到峡谷深处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甲生村委会东风二组,“娜姗哟农家客栈”的主人余旭军正准备去打理自家的稻田。“受疫情影响,这久客栈里没有游客,我们就专心管好稻田,10月份后就可以收获稻田鱼和红米。”

  甲生村位于丙中洛镇政府驻地北部,距镇政府5公里,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农、林、牧为一体的山寨。居住着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汉族等民族。

  勤劳善良的娜姗哟(右) 

  这里是滇藏线上许多“背包客”、骑行爱好者的必经之地。几年前,余旭军看准了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好机会,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创业贷款,开起了“娜姗哟农家客栈”。

  余旭军的媳妇娜姗哟是位脚勤手快的傈僳族妇女,做得一手好菜。“‘侠辣’是我们傈僳族最具特色的美食,特别受游客欢迎,我就想多推出一些我们傈僳族的传统美食和文化,让更多游客了解傈僳族文化,爱上我们民族的美食。”娜姗哟说。

  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独特可口民族传统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余旭军的客栈生意越来越火,成为甲生村致富带头人。

  特色民族元素吸引了不少游客 

  维护好民族团结是永续发展的源泉,也是增收致富的出路。

  在长期的旅游接待中,余旭军深深地感受到,丙中洛最吸引游客的是多元、独特的民族文化。他组织怒族、藏族、傈僳族、独龙族、汉族等村民,开展文艺节目排练,相互学习,给游客表演,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得到了各地游客的欢迎。

  “长期以来,甲生村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核心,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和谐创建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村各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发展。” 甲生村党总支书记董文金介绍。

  作为滇藏线上风景最美的一段,丙中洛镇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不仅在乡村旅游上持续发力,同时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特色小院农家美食让游客来了就不想走 

  “我们这里生态好,水质好,种出来的红米和养出来的稻花鱼特别香、好吃,很受欢迎。”余旭军说,虽然受疫情防控影响,游客少,但有30多亩稻田红米和稻花鱼,一年收入五六万没有问题。

  稻花鱼、红米是当地出了名的网红产品。得益于开客栈带来的客户资源,余旭军家的红米一直供不应求。“好多来旅游的客人都加了我和媳妇的微信,订单早就排满了,一点都不用担心销路问题。” 余旭军说,他正计划搞个合作社,把大家力量聚合起来,一起发展壮大红米种植和稻花鱼养殖,一起致富奔小康。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为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丙中洛镇多渠道拓宽农特产品销路,拉动群众收入增长;持续加大对农家乐的扶持力度,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农家乐的提质增效上,加大农家乐经营管理培训,丰富农家乐经营项目,科学管理,增加效益;同时加大对稻花鱼等种养殖技术人才的培养,用科学技术提升经济效益。

  依托民族乡村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丙中洛镇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努力践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期望,团结奋进,携手过上幸福生活。

  云报全媒体记者 胡梅君 吴沛钊 赵丽槐

  怒江传媒中心记者 段旭华 刘彪

  贡山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翠梅

责任编辑:张潇予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