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我们都是一家人丨昆明长春小学:我的同学是聂耳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6日 11:44:00  来源: 云南网

 

开栏的话

 

七彩云南,山川独特、风光秀美,人文神秘、风情万种。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是一朵常开常盛、沁人心脾的绚烂之花,26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融合发展,聚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6日,由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网、云南发布、“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我们都是一家人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新时代民族团结网络宣传活动正式启动。活动精选云南16州市的民族团结进步精品案例,通过精美的手绘海报和生动的文字语言,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岭大地常开长盛。

图片

昆明市五华区长春小学
始建于1908年

1918年至1921年

人民音乐家聂耳

在长春小学就读

度过了人生的启蒙阶段

 

 

近年来,长春小学以聂耳文化为核心,紧扣“为社会而生”的校训,创建校园红色文化,围绕“传承发扬聂耳精神 讲好国歌与聂耳的故事”激发全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在增强文化底蕴和特色办学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在学校创新推进。

 

 

 

 

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

 
图片

“我们宣传聂耳文化,我们弘扬聂耳精神,我们厚植爱国情怀,我们培育为社会而生的理念。因为,我的同学是聂耳。”在日前长春小学举行的“我的同学是聂耳——纪念聂耳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长春小学毕业典礼”上,学生们演奏的民乐《金蛇狂舞》、弦乐八重奏《彩云追月》等聂耳经典曲目,以聂耳生平趣事为蓝本创作的情景剧《聂耳与母亲》《成春堂走出的国之歌者》等,带领观众回顾这位国之歌者的激扬人生。

 

“‘我的同学是聂耳’这段历史是长春小学的文化之根。学习和弘扬聂耳精神、国歌精神,引导全校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聂耳的母校当仁不让。”长春小学校长刘春说,学校将校园环境作为文化传承和精神传递的重要载体,精心设计并建成了“壮志摇篮”主题景观和“学习的门道”文化走廊等,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聂耳、感悟聂耳精神。

 

在系列校园景观中,“壮志摇篮”整体呈弧形环抱,弧形正中是少年聂耳的塑像,身背书包,手握小提琴,塑像背后的国歌墙以红砖砌筑成长城的形状与其呼应,象征着青少年在祖国和党的怀抱中茁壮成长,时刻铭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学习的门道”文化走廊以教学楼各层走廊为空间,依次展示从少年聂耳勤学故事中提炼出来的“学习的五品”:听、观、思、言、行。充满年代感的“学堂巷道”则营造了少年聂耳所处时代的学堂和时代风貌。

校园里的
一楼一宇
一草一木
都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氛围

 

与凤凰同飞 必是俊鸟

 
图片
“我们家的医馆叫‘成春堂’,父亲不幸病逝,母亲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我现在都还记得,每当我偷懒时,她总会说:笨鸭早飞,笨牛勤耕。”“你们都羡慕我写得一手好歌谱,但是你们却不知,每次睡前母亲都会用七字或十字编写成的花灯曲牌边讲边唱,通俗易懂又顺口。”母亲彭寂宽言传身教勤俭廉洁的家风家训,给予了聂耳最早的家庭启蒙教育。由长春小学聂耳剧社排演的情景剧《聂耳与母亲》采用跨时空对话的形式,再现成春堂药铺、小聂耳学堂、东渡的邮轮等多个场景,展现了聂耳的母亲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
 
“与聂耳同校,与聂耳同城,我们身体力行宣讲聂耳的故事,演绎聂耳的事迹,奏响聂耳爱国之音。”情景剧中小聂耳的扮演者朱君皓自豪地说。长春小学以“国歌声中话聂耳”为主题,通过班队会、手抄报、绘画、劳动实践、戏剧表演、民乐演奏、宣讲红色故事等形式,开展“高唱国歌跟党走 红色基因代代传”“传承弘扬聂耳情”等由校内到校外的培根铸魂红色活动,让学子纷纷走出校园,把“老同学”聂耳与国歌的故事传遍大街小巷。
 
不仅如此,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长春小学还在“学习的五品”中“听”的学习训练中,通过聆听小聂耳的故事,强化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通过欣赏和练习各种民族乐器,感受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魅力。学校结合自身特色,研发了校本思政教材《聂耳与国歌的故事》,在学校小聂耳民乐团开展《小聂耳民族乐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运用》课题研究;研发《小聂耳民乐团通用教程》校本教材,让“我的同学是聂耳”成为师生前进的动力和学校独有的红色教育品牌。

团结心语

 

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从认识国歌开始

 

在抵御外辱之路上诞生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每一个音符都与14.13亿国人的心跳同频共振。穿越烽烟岁月,“国之歌者”聂耳将自己与民族命运深深铸熔在一起的故事,也成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有力的纽带。

 

深挖历史、丰富载体、用活经典、长春小学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播撒热爱祖国的种子,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在全省范围内,云南成立研究会、组建民乐团、传承聂耳精神,让国歌的故事穿透岁月真实可感,凝聚起各民族为国奋斗的力量。

 
 

  资料: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撰文/摄影:龙舟

  编辑:郭婉亭 李楠 范春艳

责任编辑:胡津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