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红河州新型职业农民——端起技能碗 吃上手艺饭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9日 08:29:20  来源: 云南网

  黑泥地村民采收非洲菊

  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南庄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剪刀一响,黄金万两”。作为中国早熟葡萄名镇,南庄镇出产的葡萄上市早、品质好,葡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孕育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收割队伍。

  “参与收割的多是手持剪刀的妇女,所以叫作‘巧媳妇金剪刀疏果队’。外省来的葡萄收购者欣赏她们多年积累的种植、管理经验,每年都会打电话邀请她们外出务工。”南庄镇宣传委员祁晓涛说,每名“巧媳妇”外出务工2个月可收入3万元左右,这为南庄镇带来了每年超过9000万元的劳务收入。

  “我们这支疏果小队有30多人,疏果技术得到省内外葡萄产业经营者的认可。今年在本地疏果一串4角钱左右,平均一天可以挣200多元。到外省务工,对方还承担往返机票,出去一个月,收入可以上万元。”刚从湖南疏果返乡的干塘村村民李晓芳说。

  以技能提升带动增收致富,让农民端起“技能碗”、吃上“手艺饭”,跨省务工的“巧媳妇”只是红河州新型职业农民逐梦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虽已入秋,但开远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盎然、繁花盛开的景象。流转土地给园区的本地农户们正忙着对今年新引进的花苗进行培土、分苗,大家各司其职,在打好地沟后,将培育好的花苗一株株移栽进去。

  产业园所在地羊街乡黑泥地社区的居民钱佳丽,大学毕业后成为园区企业的一名花工,负责将园区的鲜花压干,再通过艺术加工做成艺术品。“周边游客对我们做出来的压花手工艺品很认可,鲜花采后处理和销售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思路。”钱佳丽说,现在就想学好技术,尝试花卉多样化的精深加工。

  开远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运营以来提供了3000个长期就业岗位和1万个季节性岗位,本地农户转变为掌握农业产业技术的职业农民,实现了农业转型和收入增长。“园区、企业、农户”的共赢模式带动了农户种植花卉7000多亩,人均年收入增加了近4万元。

  为破解“农民缺技术、人才缺平台”的农村产业发展困局,近年来,红河州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整合州、县、乡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构建上下联动的技术服务体系,同时对分散的各类乡土人才进行整合,常态化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云报全媒体记者 黄翘楚/文 通讯员 陶家淇/图 

责任编辑:孙重远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