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居住着傣、景颇、傈僳等民族的兄弟姐妹,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了……”聊起搬迁后的新生活,梁河县遮岛镇和谐社区的群众侃侃而谈。
梁河县民族众多,2021年1月成立的和谐社区更像是一个小型的“民族村”,1028户3451名居民中包含有汉、傣、景颇、傈僳、阿昌、德昂、佤、白等民族。社区成立后,社区党总支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逐渐打造出民族特色鲜明、社区治理有效、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特色安置社区。
让群众“搬得出 稳得住”
告别了过去恶劣的生活环境,来到新的家园,生活环境焕然一新,群众发展劲头很足。但如何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遮岛镇党委的领导下,和谐社区积极组建聚缘村党支部、傈花卡党支部,并从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致富带富能力强的搬迁党员中配齐支部班子,让大家真正聚成一个“圆”,确保各族群众大事小情“有人管、有人办”。目前,12名常驻社区工作人员中,有傣族3名、傈僳族2名、阿昌族1名,这支懂民族风俗、会民族语言、亲民族群众、知群众需求的工作队,为进一步开展好民族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易地搬迁项目实施后,社区党总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强化老人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站、微型消防站、人大代表联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为一体的阵地建设,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为各族群众理论学习、政策宣传、议事决策提供了“大舞台”。
“社区还以各种节日和民族节庆为契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其间,通过组织大家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谐社区党总支书记龚宜康告诉云报全媒体记者,群众在交往交流中,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互敬互爱,邻里感情增进的同时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畅通各族群众“致富路”
在聚缘村的扶贫车间里,彝族居民黄爱丽正在聚精会神地检查刚加工好的电子元件。2019年,黄爱丽一家6口搬进了聚缘村。
“社区经常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职业培训,力争让大家有一技之长。”以前对电子元件加工一窍不通的黄爱丽现在信心满满,她还租用社区的店铺开起了超市;丈夫也积极参加挖掘机培训,有了正式工作。社区像黄爱丽家一样的居民还有很多。
据介绍,和谐社区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建设有3个扶贫车间,引进电子烟控制器加工、高频变压器组装加工等生产线;还以“社区党总支+扶贫车间+居民”的方式建立就业服务站,提供岗位推介、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社区还主动与梁河县人社部门、遮岛镇镇政府对接,组织企业现场招聘会;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引导社区居民经营社区超市、经营特色农家乐;开发用水管理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易地搬迁挪穷窝,集中安置铺富路,梦寐以求住新房,衷心感谢共产党。”这是和谐社区各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如今的和谐社区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
云报全媒体记者 马楠 谭雅竹 管毓树 吴沛钊 段苏航 胡娇 梁河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