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云南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
十年来,云南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功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亚洲象北上南归的故事温暖了全世界;
十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为浸润云岭大地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何利成站在稻田观景台 受访者供图
何利成对此深有体会。今年56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古生村人,早年以打渔为生。自洱海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何利成积极响应,多次改行转换角色。为了防止湖水污染而取消机动船,他放弃了以船为生的生活;为了还洱海湿地而退塘还湖,他放弃了鱼塘;“三线划定”时,他拆掉了三分之一的院子;为了支持生态长廊建设,他拆掉了花园的一半……
在何利成看来,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小时候洱海清澈又干净,可以直接用手捧着喝,后来洱海受到了污染,我们也很心疼。所以,只要是对保护洱海有帮助的做法,我们都全力支持和配合。现在,海菜花又重新绽放在湖面,记忆中的洱海又回来了。”
如今,何利成已经成为了大理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转型代表,他成功转型为一名“新农人”。2021年,云南农垦集团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古生村,建设农业绿色有机种植基地,何利成应聘成为古生片区管理员。同年11月,何利成承包了580亩土地,严格按照公司绿色有机种植要求轮种水稻、油菜,种出来的有机稻市场价比传统水稻高了很多。
“冬天种花,春天赏花,夏天种水稻,秋天收获。我们在稻田旁设置了观景台,不少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这也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何利成说。
何利成(左)与张福锁院士(右)一起庆丰收 受访者供图
2022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带领来自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在古生村建立“科技小院”,开展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何利成主动拿出土地作为试验田,并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他也被聘为“科技小院”的校外导师。
除此之外,他还将经营多年的客栈也整租给了张福锁院士团队,作为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办公用房。“张福锁院士团队的到来,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洱海,他们需要办公用地,我第一时间支持,因为解决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问题,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对于何利成来说,就是“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脚下这片土地。”他告诉记者,“希望随着农业转型升级、面源污染减小、生态种植面积扩大,洱海周边更多土壤得到改良,生产出更多绿色有机粮食产品。”
统筹:刘晓颖 锁华媛
策划:张成 吴珺 李星佺 期俊军 李洁 杨萍 韩焕玉
记者:牟燕红
设计:蔡陈晨 吕明华
编辑:胡津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