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云南日报报纸版面
3岁的小女孩杨妙桐嗅着香气,来到了爸爸的身边。
望着女儿花朵般的笑脸,爸爸杨胤龙在刚刚打开的火腿上,切下瘦肉绯红、肥肉半透明的薄薄一片,用拇指和食指拿起来喂给女儿,女儿仰起头,张开嘴……
父女俩如此默契,定是曾经有过无数次的重复。
“女儿吃的,是火腿里最好的一部分。腌制3年以上的火腿,切片之后可以生吃,能品到它最原始的口感。”杨胤龙说。
杨胤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镇朝胜火腿加工厂厂长。
让杨妙桐百吃不厌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国》里提到的诺邓火腿。
大理云龙诺邓火腿
《舌尖上的中国》着实让诺邓火腿出了圈,特别是在菌子上市的时节,寻一块诺邓火腿,呼朋唤友,炒菌子或者是煮菌子,定会收获发自灵魂的赞叹。
9月19日,记者到诺邓村走访了一整天,看看出圈之后的诺邓火腿,是如何保障品质的。
诺邓是唐代南诏时期遗留下来的白族古村,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云南历久未变的古老村庄。它四周群山叠翠,山脚沘江环绕,成就了一幅天然的太极图。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诺邓镇
以诺邓村为核心的非遗传承人,遵循祖辈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在特有的环境、温度、湿度中,用本地自然放养的山猪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制作、用自产的井盐加工的火腿。
诺邓火腿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杨胤龙和妻子张晶洁从小在村里长大,多年加工诺邓火腿,诺邓火腿对他们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被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
有的火腿,遍布绿色霉斑,格外显眼。
“诺邓火腿腌制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用盐泥混合灶灰包裹整只火腿,有保鲜、促进发酵和防虫的作用,还能生成有益菌来完成火腿自身的熟化过程。大多数两年以上的陈腿,外表遍布绿色霉斑,当地老百姓称为‘挂绿衣’,挂了绿衣的火腿,味道会越来越好。”杨胤龙解释道。
“来此之前,我们听说这里的火腿不含亚硝酸盐,有依据吗?”
“是的,诺邓古井所产的井盐,是诺邓火腿的鲜香密码。以诺邓井盐腌制的火腿,经过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昆明海关技术中心、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多次检测,均未检出亚硝酸盐。”
“要做一条好火腿,最重要就是功夫,从选腿到切割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不可以怠慢。”张晶洁说。
第一是选腿,隔天的不行,太肥的不行。
第二是排血,必须将猪腿内残留的血排挤干净。
第三是腌制,腌制3次,每次平均20分钟,3次下来,一共按摩5000次,喷酒、上盐,不能错过任何一个部位。
腌制过后,将其悬挂于阴暗、通风、干燥的地方。
大理云龙诺邓火腿腌制过程
之后,便静静等待,把一切交给时间。
统筹:谭晶纯
文字记者:陈鑫龙 秦蒙琳 段苏航
摄影记者:陈飞
视频记者:普建彬
通讯员:王夏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