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视角】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5日 16:30:00  来源: 云南网

绵绵三月雨,半卷梨花风。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日、节气

更是连接着过往与今朝的思念之桥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深深怀念

总有一些人,让后代亲之念之

 
满山青翠皆是你

 

杨善洲在林场。杨江勇 摄

  清明时节,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大亮山上,入目皆是青翠。微风吹过,一枝一叶,沙沙作响,恍若在念着一个名字——“杨善洲”。一转眼,这位“草鞋书记”已经离开我们13年了。

  杨善洲去世后,三女婿杨江勇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杨善洲整理的4条干部准则——“要顾大局,要走正道,要办正事,要为人正派”。这4条准则不仅成为后代子孙工作的准则,更成为了在生活中时刻实践的家风精神。

杨善洲在林场。于光明 摄

  三女儿杨惠琴说,杨善洲对子女要求严格,从不允许子女坐他的公车,也不允许收别人任何礼物。杨善洲曾写了封短信给她:“小三,爸爸希望你从初一开始就要好好学习,学习中的困难就好好问老师,问比自己进步的同学,在学校尊重老师,虚心向同班同学学习,回家尊老爱幼,积极劳动,磨炼自己的意志。”

  父亲的这封短信,杨惠琴一直珍藏在笔记本中,时时鞭策自己,后来又以这封信教育儿子杨宸宇皓。身为90后的杨宸宇皓从云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他说:“外公生前就鼓励我们说,你想要的东西要靠双手劳动去得到,坚持下去,做到最好。”

  杨善洲的另一位外孙蒋顺阳在农村基层工作,他总想起与外公杨善洲的最后一次见面。2010年10月1日,蒋顺阳去医院看望病重的杨善洲,杨善洲问他:“你觉得我们这代人最厉害的是什么?”“你们的精气神好!”蒋顺阳回答。“不是,是我们这代人有信仰,有共产党员的信仰!”杨善洲坚定地说。“这几年在农村搞脱贫攻坚,更能理解外公的话。我做群众工作也要常怀一颗为民之心,为群众着想。”蒋顺阳十分感慨。

 

  

 
一门忠勇报国恩

 
 

张从顺(左)、张子权(右)父子 云南警方供图

  1994年8月31日,一位名叫张从顺的警察在缉毒过程中被毒贩用手榴弹炸伤,送院治疗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当时,张从顺的第三个儿子张子权年仅10岁,在父亲的葬礼上难忍哭泣。

  2020年,同样走上了缉毒警察道路的张子权,因过度劳累,和父亲一样牺牲在了案件侦破过程中。

  一门两英烈,忠勇报国恩。张从顺在牺牲前任临沧市镇康县公安局军弄乡派出所所长。在一次抓捕中,毒贩拉响了藏在腰间的手榴弹,张从顺和一起实施抓捕的民警倒在了血泊中。张从顺指挥着幸免受伤的同事救助别人,说“我坐镇在这里,是最熟悉情况的人。”直到指挥同事将全部伤员用汽车运走,张从顺才坐上了回县城的拖拉机。20多公里的土路异常颠簸,鲜血一滴滴溅在尘土里,张从顺因失血过多,永远闭上了眼睛。

  2020年11月,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发现一例缅甸籍新冠肺炎感染者,其后存在一个跨境犯罪团伙,由于案情重大复杂,孟定进入紧急状态。刚刚出差回家的张子权取消了公休请战一线,和战友穿着厚重闷热的防护服和尿不湿,扎进审讯室里连续奋战22天,案件有了进展。张子权的身体亮起“红灯”,大家都劝他回家休息,他却说:“这个案子我更熟,等案件结束再说吧。”在连续高强度工作26天后,张子权在与同事研究案情时,倒地不醒。2020年12月15日,他极其微弱的脉搏停止了跳动。

视频由云南省公安厅提供

  这个一生以父亲为榜样,奋战在边疆一线的人民警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父亲旁边,那面金光闪闪的荣誉墙上。

  目前,他的哥哥张子成、二哥张子兵依旧奋战在从警一线。张子权牺牲两年后,监控拍到他的女儿在过马路时看见警车,停下敬礼,让无数人泪目。

 

 

 
两代缉毒守边境
 
 

蔡晓东。供图

  2021年12月4日,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原副队长、一级警长蔡晓东,在缉毒专案抓捕活动中,遭遇毒贩开枪拒捕,冲在最前面的他壮烈牺牲,生命定格在了38岁。

  少有人知道,蔡晓东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奋战在刑侦、缉毒战线的警察。说起自己的师傅,蔡晓东的徒弟王云(化名)泣不成声:“队长说,他爸爸是老缉毒警,他不能给他丢脸,他得超越他爸爸。”

  蔡晓东英勇牺牲后,战友们含泪帮他总结了一份工作“成绩单”:15年来,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参与侦办毒品案件247起,参加专项缉毒行动358次,抓获犯罪嫌疑人249名,缴获毒品1609.56千克,培养带领了32名民警立功受奖。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无数次舍生忘死,是无数次披星戴月,是抛家舍业的日常,是艰苦卓绝的坚守。

  蔡晓东从事缉毒工作以来,加班和早出晚归是家常便饭,有时在案子上一盯就是几个星期,完全是孩子眼中的“隐形人”:孩子还没起床,他已经出门了;晚上到家时,孩子早已酣睡。和他童年常常见不到父亲一样,他的孩子也经常几天见不到他。曾有人问他的孩子:“你爸爸是干什么的?”年幼的孩子脱口而出:“加班的!”

唯愿“天下无毒”。图片来源于新华社客户端

  蔡晓东牺牲后,在他没能抵达的39岁生日当天,家人一路颠簸到了他坚守的边境。他的孩子替他许下了一个生日愿望“天下无毒”。

 

  

 
无悔青春铸警魂
 
 

夏绍能。供图

  “快跑!”这是交警夏绍能奉献忙碌一生后留下的最后一句呼喊。

  2022年5月14日晚22时04分,京昆高速清水河大桥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时任楚雄州公安局交警支队永武高速公路交巡警大队武定道路中队中队长的夏绍能赶赴现场处置。

  “不要站在路上,路上危险!快点撤到路外面!”到达现场后,夏绍能第一时间安排民警摆放锥桶、设置警戒,对现场进行防护,同时将未受伤的驾乘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对现场初步勘察后,发现事故现场有人员伤亡,夏绍能迅速组织现场人员对伤员进行抢救,同步联系医疗急救、路政、公路管理等部门到现场配合施救、清障等工作,并向大队请求了警力支援。很快,受伤人员被顺利送往医院。

  突然,夏绍能“快跑、快跑!”的喊声从一旁传来,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听到喊声后,紧急避让,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瞬间冲入了现场。在一阵剧烈的碰撞后,夏绍能躺在车腹下,鲜血染红了穿在身上的警服和反光背心。

  现场,提前疏散到路外的群众安全了,听到呼喊声紧急躲避的同志安全了,但是高喊让大家快跑的中队长夏绍能,壮烈牺牲在保护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线。

夏绍能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通讯员 摄

  夏绍能牺牲后,他的家人、同事以及帮助过的群众等悲痛不已。同事们说自己花了很长时间都没能像他一样对辖区情况了然于胸,他挂包帮的农户说他帮大家盖房子、种花椒,收核桃,那么好的人走了太可惜。

  当夏绍能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得知儿子牺牲后,含着眼泪说道:“他是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而牺牲,他为了公安事业抛洒热血,作为人民警察,他的牺牲是值得的。”

 

  

 
初心如磐写大爱
 
 

郭彩廷。图片来源于保山新闻网

  2019年7月,保山市腾冲市猴桥镇大雨连绵多日,自然灾害频发。时任腾冲市猴桥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兼任猴桥镇胆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党支部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的郭彩廷忧心如焚,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再三劝阻,与同事谷立奇毅然前往救灾现场。途中遇到了泥石流,郭彩廷向谷立奇挥手示警,自己则瞬间被泥石流连人带车冲走了。两天后,自发前来迎回郭彩廷遗体的300多名群众哭声震天。

  郭彩廷是腾冲市猴桥镇人,负责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他主动提出担任任务最重、困难最多的岗位,倾尽心力为傈僳族群众排忧解难百余件。他走遍了胆扎社区735户农户,重点走访了7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62户住房短板户,其中有一户他先后去了27次。他牺牲后,企业主黄智慧特地从成都奔袭千里,辗转赶到灵前以表哀悼。

  郭彩廷的儿子郭美济深受父亲的影响,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援藏,立志像父亲一样服务好边疆群众。到西藏后,郭美济放弃了留在昌都市区的机会,主动申请去了基层。郭彩廷对儿子许诺去西藏团聚再也无法兑现,但他留下的“积极向上、勤勉谦恭、诚实守信、敢于挑战”16字格言,成为他留给家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江三木罗”心系民
 
 

鲍卫忠在工作中。供图

  2021年10月21日,时任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一级法官的鲍卫忠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10月23日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5岁。

  在当地佤族传说里,有位叫三木罗的英雄,把大事小情断得公正。后来,佤族人称他为“江三木罗”,意为“公平公正的三木罗”。大家说,鲍卫忠就是现实生活里的“江三木罗”。

  在24年的司法生涯里,他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字深深地烙进了心里,流进了血液里,留在了脑海里。

  负责执行工作以来,鲍卫忠领着大家起早贪黑“磨案子”。为一个标的5000元的合同纠纷案件,鲍卫忠先后6次赴现场办理,累计奔赴400多公里;碰到确实存在困难的被执行人,鲍卫忠自己掏钱帮忙垫付欠款,帮助被执行人发展产业结清执行款;有时候申请人一时拿不到钱,把火气发在鲍卫忠头上,辱骂推搡,鲍卫忠自己吞下委屈,两头安抚“降温”……他担任执行局局长后,局里办理的854件执行案件,没发生过“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

群众给鲍卫忠送来锦旗。供图

  鲍卫忠的父亲鲍光明也曾在基层法院工作,不仅在司法事业上躬身为民,在生活上也时刻关心群众冷暖。每当去下乡时,他总会从家里带上几把面条或者几个鸡蛋送给村里的老百姓,还把来县城办事的群众请到家里吃饭。鲍卫忠从小看着这些场景长大,说是父亲用实际行动教会他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也要身体力行,教育好孩子们,把这种精神融入家风家训传承下去。

  在鲍卫忠的一本笔记扉页里,赫然写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父亲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精神延续,也是鲍卫忠至死不渝的坚定信仰。

 

纸短情长

更多关于传承的故事依旧在延续

其实何止家人、后人、同事……

那些如清风如明月的名字

始终照拂着这清明春日里的每一张脸

那是我之所来,亦是我心之所归

梨花风起正清明

奉一杯清酒

捧一束鲜花

于这清明日

纪念这不可忘却的纪念

  素材来源于:中国警察网、新华社客户端、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保山新闻网

  策划:李洁 范春艳

  编辑:范春艳 孙寅翔

  海报设计:余思婷

责任编辑:范春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