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风小院”门口,聚集着一群“追风”的游客,他们或是拿着手机相机拍照“打卡”,或是安静地坐在院里、惬意地享受一杯下午茶,还有人在温暖的小院练起了瑜伽,像一幅治愈系油画……近日,记者跟随“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大理美好生活季”采访团的步伐,来到了因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火“出圈”的大理市凤阳邑村。
在“有风小院”静享慢时光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阳邑村坐落于苍山佛顶峰下,距离大理古城和下关市区均6公里左右。原名“砖窑”,历史上曾以烧制砖瓦陶罐为主,后取“丹凤朝阳”之意,改名“凤阳邑”,寓意着吉祥、幸福、前途光明。
这里保存有一段700米左右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一个百年古村落。走进这座茶马古道上的古村落,先是一段平坦的水泥路,接着一条青石板路出现在眼前,美景随即铺展开来:绿树红花夹道相迎,清泉流水潺潺作响,古朴老屋静默不语,耳旁不时传来蝉鸣……曾经的马背驼铃、环佩叮当已然远去,但那段因茶马古道而兴旺的岁月,却铭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有人在温暖的小院里练起了瑜伽,像一幅治愈系油画
据介绍,“茶马古道——大理凤阳邑段”始于汉代,较好地保存了原貌。古道沿途风光秀丽,无数赶马人曾沿着这条古老的道路为藏区驮去茶叶、盐、糖等物品,把马匹、牛羊皮毛等带回内地,因此得名“茶马”。凤阳邑的草帽交易尤其兴盛,被冠以“草帽街”的称号。白族人拿着草编制品去集市上贩卖、交换。时至今日,村落里仍能看见穿着一些老人坐在路边编织草帽等手工制品。
村口老人坐在路边编织草帽等手工制品
漫步在凤阳邑村,除了“有风小院”游客络绎不绝,还能看到文创集市上各有特色的路边摊点,这里有大理的美食,喜洲粑粑、烤乳扇、鲜花饼……也有大理的“非遗”,鹤庆银器、剑川木雕、白族扎染等。
迂回穿行在村落巷道间,砖瓦土房里隐藏着不少咖啡店、茶铺,很多人来这里,嗑嗑瓜子聊聊天,晒晒太阳打打盹,再喝一杯咖啡,体验扎染制作……阳光正好,微风轻拂,在人间烟火中寻找向往的生活,在久违的悠闲意境中,建构田园牧歌式的心灵乌托邦,也许,这便是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大理美好生活季”的题中之义。
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田园诗般的剧情,全面真实地呈现了大理如画的风景、淳朴的民风、可口的美食、治愈的生活,成为云南、大理最好的旅游宣传片,打造了“影视+文旅”的成功样本,为云南大理文旅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采访团走进这座茶马古道上的古村落
《去有风的地方》当初选择来大理拍摄还有一段故事。据大理有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红革介绍,“开始的时候,主创团队选择了其他几个拍摄地,云南得知华策要拍一部从城市回归田园的戏,就积极邀请主创团队来云南考察选址。”
凑巧主创团队之前就来过大理旅游,当时对大理印象就特别好,苍山洱海画面好看,风花雪月也浪漫,那么就把大理选为自己未来旅居的地方。因为有这样的缘由,2019年,主创团队来大理考察后,就确定下来,以大理为背景拍摄《去有风的地方》。
“新鲜出炉”的草帽手工制品
据悉,电视剧里有一个“有风小院”,这样就需要找一个古镇和院子,古镇要突出传统文化的韵味和美感。制片组来云南后,到了凤阳邑、诺邓、沙溪很多古村落去勘景,最初是想找一个建好的院子,要求相对完整、有层次,可是一直没找到。考虑到剧组每天有400多人,很多车辆,不停转场。为了交通便利和拍摄安全,最后才选定了凤阳邑村作为拍摄地。这里离下关和古城都比较近,方便拍摄和剧组调动。
他表示:“凤阳邑村是南诏最早的都城太和城的一部分,元代以前就存在了,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村子背靠苍山,古老的白族民居保存完好,古朴又有韵味。一条茶马古道从村子里穿过,幽幽的石板路,既有历史的沉淀,又有镜头的美感。”
文创集市上的扎染冰箱贴
据介绍,2013年凤阳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2021年5月,太和街道刘官厂凤阳邑自然村被确定为大理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3个重点示范村之一,大理州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联派驻村工作队与街道(村、组)上下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快干巧干,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初步形成凤阳邑—品质慢生活的“文旅振兴”新模式。
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大火,在各类艺术家及特色产业品牌入驻的加持下,在文旅互融、村企互助、产业互持的推动下,凤阳邑正逐步蝶变为大理旅游新IP,不断释放大量本村劳动力就业保障新优势,有效提升了集体和农户收益,凤阳邑乡村旅游事业成果丰硕。据凤阳邑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扛实责任,始终坚持强化组织引领,坚持项目推动、产业带动、百姓联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风控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力争把凤阳邑打造成真正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滇藏茶马古道上的文旅示范点。
云南网记者 牟燕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