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中医药能否成为南阳最具代表性的城市IP?丨南阳中医药之变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3日 13:10:42  来源: 大河网

原标题:中医药能否成为南阳最具代表性的城市IP?丨南阳中医药之变

编者按

楚豫雄藩,秦吴咽喉。仲景之光耀泽千年,中医药文化历久弥新。

作为中医药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南阳提出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简称“两地一都”),开辟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南阳如何打造国际、国内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的新高地?南阳中医药文化、事业、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南阳中医药能否持续“破圈”,甚至成为南阳第一大城市IP?

近日,大河财立方推出《南阳中医药产业之变》策划,通过走访南阳市相关部门、中医药相关企业,探寻答案。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诗昂 唐朝金】南阳,一个值得三顾的地方。

这是2022年4月,南阳正式发布的三条城市形象宣传主打标语中,最深入人心的一段。三条标语中,出现了南水北调、月季、仲景、躬耕等多个标志性元素。

有声音认为,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IP众多,元素需要再凝练,主打一个更好。

那么,什么最有可能成为南阳最具代表性的城市IP?大河财立方记者通过数日来在南阳走访了解到,中医药或有可能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依托中医药文化的标志性项目——医圣文化园,南阳也致力于将其打造为全球中医圣地。

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与全球中医圣地一道,擘画了南阳中医药发展的蓝图。

“南阳发展中医药的氛围感已经拉满。”这是一位南阳中医药企业负责人的感慨。

“在南阳,中医药发展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事项,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这是一位南阳市政府部门人士眼中的中医药之变。

近年来,南阳深入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重点区域城市、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

当前,南阳中医药整体工作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谈及过去两年的变化和成绩,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局长崔书克说。

张仲景像

推动中医药发展,南阳各级政府多措并举,高位推动。

2021年7月,南阳召开全市中医药发展大会,会上,确立了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的战略目标,提出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持续叫响仲景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地标,推动仲景文化走向世界。

紧接着,《南阳市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政策出台。

2022年6月,河南省出台《关于支持南阳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 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将南阳定位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中医药发展提升为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五大支撑之一。

崔书克认为,一系列文件政策的出台,从体制机制、事业、产业、文化、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明确,是对南阳市中医药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薄弱环节的一次全面把脉,进一步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方向发展。

产业筑基,方能夯实南阳中医药发展的硬实力。

中医药产业链较长,涵盖一二三产。在崔书克看来,中医药产业可以做到无限大。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南阳着力推动“3113”中医药产业布局建设,全力打造优质中医药产业链群,做大做强南阳艾产业,从产业链上游中医药生态农业综合效益提升、产业链中游中医药工业拓展、产业链下游中医药配套及流通数字化建设三方面重点发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在上游,通过实施宛药振兴计划,南阳依托“两山两源”中药材资源优势,打造“宛药经济走廊”,布局种植基地。

数据显示,目前南阳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达到22个,种植面积从两年前的175万亩提升至190万亩。此外,还建成了一批“定制药园”“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并通过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保证南阳道地中药材质量。在中游的中医药生产上,以仲景宛西制药、福森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企业,已经发展到55家,其中获得GMP认证的中药企业30家。

宛西制药场景

通过开展新药研发、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南阳促进品种、药号、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质优势企业集中,实现了产业质效提升。在三产上,南阳积极实施“中医药+”计划,培育健康产业新业态。

过去两年,南阳规划三个中医药康养片区,建设宜居、宜养、宜游的中医药康养综合体。值得一提的是,两年来,南阳“世界艾乡”品牌越叫越响。

崔书克介绍,围绕艾产业标准体系、品牌创建、质量提升、字号审批等问题,南阳通过实施艾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艾草种植面积近30万亩,19家艾草企业新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2个艾草产品新获批《医疗器械生产注册证》。

目前,南阳艾产业年产值已经从80亿元跃升至130亿元,南阳艾产品占全国市场70%以上。

其中,作为南阳艾产业代表的药益宝,年销售额已经从过去的数千万元提升至去年的1.6亿元。

而整个南阳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也从200亿元增至360亿元。当前,南阳正朝着将中医药产业培育成千亿级产业的目标奋进。

淄博烧烤的爆火,让人们对城市IP的打造有了新思考。

试问,中医药能否成为南阳最具代表性的城市IP?从记者对南阳的数日走访来看,可能性不可谓不大。

福森药业金银花基地

在高铁南阳东站,“南阳中医有三宝,仲景、正骨和艾草”的宣传标语已经挂出;在南阳市区,温凉河西的医圣祠将从18亩恢复至鼎盛时期的689亩,打造成为全球中医圣地;张仲景国医大学正在复建,张仲景实验室正在筹建,去年7月挂牌的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已经形成对河南省内及鄂陕毗邻区域的辐射……南阳,正无限放大张仲景这一南阳中医药最大IP的作用,助推中医药成为南阳声量最大的城市IP。

张仲景被誉为“方药之祖”“医中之圣”,医圣祠被称为中医祖庭。叫响南阳中医药,南阳首先在医圣祠上做新文章。医圣祠扩建后,将形成一座医圣文化园。日前,大河财立方记者在建设现场看到,一期工程汉代建筑风格的主体建筑已经竣工,正在进行装修,张仲景博物馆、仲景书院、中药材标本馆、中医药体验馆等坐落其中。

硬件建设只是一个方面,“我们希望通过仲景文化,把它打造成世界中医药文化地标”。

去年,南阳邀请新郑黄帝拜祖大典策划设计团队,在往年医圣拜谒仪式基础上提升举办了首届医圣拜谒大典。根据规划,医圣文化园内建设的仲景书院,是一个培养高层次仲景经方使用人才的机构。以医圣文化园项目为代表,南阳谋划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擦亮张仲景这一城市名片。在崔书克看来,四大标志性项目之一的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南阳,将形成对河南省内及鄂陕毗邻区域的辐射。借助这一国家级平台,南阳中医药的影响力正不断向域外扩散。

据了解,该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南阳市中医院。根据计划,南阳中医院谋划再建设6个类似的“院中院”,进一步利用、发挥中医药比较优势,解决南阳及周边区域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小高地’的建设,不断扩大南阳中医药的影响力,最终实现打造全国中医高地的目标。”崔书克说。

进一步叫响南阳中医药品牌,南阳正在复建的张仲景国医大学和筹建的张仲景实验室,是另外两大标志性项目。目前,张仲景国医大学六大学院主体结构已经封顶,进入二次结构施工阶段,河南已经向教育部提请验收。

在南阳看来,这所大学的建设绝不是为了做某个中医药大学第二。围绕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张仲景国医大学将以仲景特色为主的办学特色,实现错位发展,着力打造中医药高等教育创新高地。正在筹建的张仲景实验室,拟建设六大中心,其中之一是仲景经方研究开发中心,以期让古代经方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上述中医药标志性项目的基础上,南阳不断完善专科建设、人才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并通过举办重要节会、广泛弘扬仲景文化、加强仲景文化交流等形式,实现仲景文化和南阳中医药影响力的持续“走出去”,以及资源的“引进来”。

在南阳相关业内人士看来,让中医药成为像淄博烧烤一样的城市IP,南阳万事俱备,只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爆点”。而将要开园的医圣文化园,或许就是这个“爆点”。

受访时,一些中医药企业负责人说,南阳搭建“两地一都”的战略架构,从竞争角度看,无论是从历史基础、规划还是发展态势,南阳都具有比较优势。

“从医疗、教育、产业、文化到国际交流,南阳中医药发展都有显著优势。”崔书克认为,各方面要素齐全是南阳中医药发展的优势,但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比如产业上缺乏龙头企业。

一位对南阳中医药发展较为熟悉的业内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当下,南阳中医药发展急缺中医药产业园、中药材交易中心、及龙头企业落地,包括张仲景实验室的成立也较为急切。“如果把这几个项目落地,南阳中医药发展速度会更快,层次会更高。”

不过,大河财立方记者也了解到,在中医药产业园方面,南阳已经在高铁片区规划出10平方公里土地。龙头企业招引方面,南阳正在筹划相关会议并通过多种形式,邀请具有与南阳合作基础的企业参会洽谈,实现在南阳落地,带动南阳当地中医药企业更快发展。对于南阳建设“两地一都”的节奏,相关文件已经明确。

比如,《南阳市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行动方案》提到,力争“两地一都”建设三年强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见成效。站在打造“两地一都”两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看到一个政府重视、企业用力、群众积极参与中医药发展的南阳。

“两地一都”建设成效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