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我是经典传诵人丨踏上“长安三万里” 用48首诗的时间从“走近经典”到“走进经典”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3日 12:50:02  来源: 大河网

原标题:我是经典传诵人丨踏上“长安三万里” 用48首诗的时间从“走近经典”到“走进经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近日,暑期档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热映,有网友碰到“小影迷”跟着剧情发展小声脱口而出《静夜思》里的诗句,发文称“主打一个学习型观影,李白的台词竟然都被小学生‘抢’了”。

网友评论

上映五日突破3.03亿票房、观影总人次达727.6万、豆瓣评分8.1......从灯火盈门的市井酒巷,到长风浩荡的辽阔平野,电影以李白为主角,用诗韵勾勒出一幅唐代文化光辉灿烂的历史画卷;也以绮丽浪漫的镜头语言,引起了观众对人生旅程的思索。

48首唐诗带观众从“走近经典”到“走进经典”

“诗词对于我们的精神串联是很多人不自知的。”电影导演邹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我们的生活里,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时光无声的溯流中,受到唐诗潜移默化的影响,那是来自骨髓深处的骄傲。

当看到儿时背诵的诗句在荧幕上化成了眼前如梦如幻的景象时,《长安三万里》让观众和李白一起乘着直上九天的白鹤,用与诗人共鸣的方式重新打开唐诗这厚重一页。事实上,譬如网友提及的“梦回长安”“偶像李白”“共情高适”等电影关键词,正是从“走近经典”到“走进经典”的见证。

“历史片的意义在于能让那些教科书上的字,不再是‘全文背诵’的要求,而是将盛世和乱世中怀才不遇的血与泪拍出来。”看着李白、高适等人恣意飞向彩云之端与仙人共饮时,从事影视行业的豆瓣网友“Xaviera”深感和李白的距离近了,书上黑白的诗人画像不只是少年时代涂涂画画的插图,而是跨越再漫长的时间也能让我共感的那个鲜活的、浪漫的“人”。

“和我妹一起看的,她只觉得有趣以及会背诗的兴奋,但我笑着笑着就泪目了。”微博网友“蹦哒的丁小妞”在观影后赋诗一句“垂髫不知意,黄发泪沾襟”,她说,“长安像梦一样,让人耿耿于怀的是无数人奔向它、守望它的那三万里,年少时囫囵吞枣的诗句,终在此时击中了我”。

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 官方微博

有观众统计,《长安三万里》中前后共吟诵了包括《早发白帝城》《别董大》《将进酒》《上李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名篇在内的48首唐诗。电影上映后,记者在郑州市某家影院真切感受到,当熟悉的诗句响起时,大银幕前无数的小声诵读“回应”已经成了放映中独有的影院“景观”。观影后有家长表示,听说剧情中有很多诗词,专程带着孩子来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意境。也有年轻观众认为,读懂诗的意境后,学诗的人已经变成了诗里的人。

后世读者会被李白的真情、热情与深情感染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长安三万里》的结尾处,高适问其门童谁是他最喜爱的诗人,“李白”的名字便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其实,历朝历代皆如此,李白总能得到后世读者最热忱的喜爱。

“真情、热情、深情,我个人认为,李白之所以最受人喜欢,是因为他的诗歌有这三个特点。”河南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郑慧霞从事唐诗方向的教学科研已达27年之久,她用富有浪漫主义的语言把唐代诗坛比作一个大花园,而李白的诗绚丽、奔放、飘逸,正是其中的“花王”。郑慧霞告诉记者,“李白的诗歌是他真情的自然流露,读他的诗,总会不由自主地被他的热情所感染”。

郑慧霞举例说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是李白最热情最直接的表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他写友情之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是他写爱情之深。飘逸若谪仙的李白光风霁月,有着超越世俗的豁达和自由洒脱,但他笔下的真情、热情与深情也造就了一个颇具大众性的诗歌名家。

“在每个中国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个时刻会与李白相遇,读出他的诗句。”郑慧霞沿着李白追寻理想的轨迹,以这首《静夜思》走进了他的明月与花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因为不论是具体意义上的故乡,还是抽象意义上意念中的‘家园’,这首诗用每个人都会见到的日常的景象,写出了每个人都有的生命中与思念相关的情感体验。”

在生活里观察诗句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比如《望庐山瀑布》《蜀道难》《早发白帝城》,我非常推荐同学们学习李白的景物诗。”自1999年开始登上大学讲台专讲唐诗以来,郑慧霞不仅关注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精进,更关注他们在心灵上的成长。推荐景物诗,自有她的一番道理,“写景并不只是为了写景,而是把自己放置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间,用心感知人和大自然相处的和谐之美。”

“现在的孩子们很‘卷’,容易焦虑跟不安。但其实这也说明他们对目前处境有所不甘,希望能够见贤思齐。而李白的诗歌有高度、有风度、有温度,对于当下的年轻人应该是一剂良药,或者说可以称李白为精神导师。”郑慧霞解释道,在当时强烈的入世思想之下,李白虽然渴望功名,却又与世俗的规矩格格不入,大环境下的盛世也已到了它的强弩之末。于个人,于家国,李白都有自己的困惑。所以他游历山川时,写下“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写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抒写了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奋斗的豪情。只有在气势磅礴的天地之间,才会发现我们的纠结与困惑其实都很渺小。

“读万卷书,也一定要行万里路。要把经典掰开了、揉碎了,放到生活当中去理解。”郑慧霞说,诗词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春风化雨的,鼓励现在的孩子们有机会去诗词中描述的地方进行研学,通过他们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去体味什么是庐山的“遥看瀑布挂前川”,什么是泰山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开元到天宝,盛唐风采越千年。无数李白的仰慕者追蹑着青莲居士袖口里的流霞,在长风破浪时也发出自己的光与热。

你最喜欢李白的哪首诗呢?快来“我是经典传诵人”活动吟诵出你心中的锦绣吧。(董蕾)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