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鲨疯了!网友攒局拍出《逃出大英博物馆》,带“异乡国宝”回家
近日,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冲上网络热搜,收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喜爱。
《逃出大英博物馆》起源于网友们“攒了个局”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起初只是因为网友的一句话,说可以拍一部叫《逃出大英博物馆》动画,将文物拟人化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
该则留言引起了网友@夏天妹妹 @煎饼果仔 的关注,他们以此为灵感,酝酿了一个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剧本,为了拍摄,他们远赴英国,开启了一场中华文物奔赴之旅。
昨日(8月30日),“文物成精”的想法成为现实。《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首集正片时长不到三分钟,却触动了众多网友,收获好评无数。
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片段。
剧中,女主角夏天饰演在大英博物馆中化成人形而后逃出的玉壶精,男主角煎饼饰演一位中国记者,在英国碰巧撞上了奇异的“同乡”。一开始记者并不相信玉壶精所说的话,随着剧情的发展,渐渐开始相信,缠着自己说要回国的女孩真的是大英博物馆中所藏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而传言被盗的玉壶居然是自己逃出来的……
短剧主角“玉壶”是现代工艺品
大英博物馆官方微博。
据@大英博物馆 微博介绍,短剧中提及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并非文物,它由现代玉石雕刻家俞挺制作,壶上装饰有宝相花和缠枝纹,2017年入藏大英博物馆。
关于为什么选择现代工艺品?创作者之一的“煎饼果仔”表示是出于剧情考量,且已与大师取得联系,请网友关注后续剧情展开。
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超2.3万件
在全世界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的来源、流转问题相当复杂。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仅1840年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
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大英博物馆被盗文物2000件
大英博物馆储藏室内一批“用于学术和研究目的”,且未在近期公开展示过的“小件文物“被盗。这批文物包括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首饰、宝石及玻璃制品。
8月26日,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件文物丢失,“估计大约2000件,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临时的数字。”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已于25日辞职,并承认该机构没有对文物失踪采取“应有的行动”。
流失文物为何归国路漫漫?
近些年,国际文物流失与返还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今年4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与上海大学共同主办了一场“博物馆、去殖民化、文物返还:全球对话”高端专家研讨会。
会上,长期从事中外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研究的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表示,国际上的文化遗产大规模流失导源于数百年来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但迄今,文化遗产非法贩运仍是仅次于毒品走私和武器走私的第三大非法贸易。因此,文物流失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
湖南讲好“文物里的故事”
近日,短剧集中了大量网友注意力,但其实关于历史文化的话题讨论度一直不低。 不只是“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国文化与历史产生兴趣,愿意作为传播者站出来。同样历史文化想要拉进与年轻人的距离,也需要足够丰富有趣的表达方式。
动画《跟着文物去旅行》。
比如湖南博物院曾和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制作了动画《跟着文物去旅行》,以湖南博物院文物为原型,设计了“狸猫君"等9位角色,借鉴网络直播的思路,介绍"西汉分餐制”“女子蹴鞠运动在宋代的流行”等知识点。湖南博物院办公室主任吴镝介绍,每集动画视频都围绕一个历史文化或传统技艺的知识点进行讲述,尽可能实现趣味性、娱乐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正是有了这些内容载体,原本距离遥远的文化才能来到大众身边。有趣的解读、时尚的包装满足年轻人的审美喜好,而他们也愿意将其作为话题,在互联网中进行讨论传播,从而唤起更多年轻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对历史文物的兴趣与热爱。
参考资料:湖南博物院、光明网、正观新闻(翁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