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著名非遗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做好社会分工 保护非遗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9日 09:20:03  来源: 海南日报

原标题:著名非遗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做好社会分工 保护非遗源头活水

如何守住文化根脉,让海南非遗绽放迷人光彩?在2023崖州文化研讨会上,著名非遗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接受了海南日报记者的采访。

在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过程中,许多非遗传承人、非遗爱好者曾发出这样的疑问:对待非遗,是应该保持原汁原味,还是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于这个问题,苑利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做好非遗的社会分工。

何为非遗的社会分工?苑利解释,就是非遗的保护传承职责交给非遗传承人,创新发展的工作交给企业、开发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不是当代创造的。文物保护法也规定,保护非遗要确保它的真实性,不能随意改动非遗的内涵、技艺,这就需要非遗传承人遵循活态保护绝对‘原样’。”苑利说,非遗传承人应在传承中确保遵守非遗本样,非遗的创新之事则应是“开发商”的活。如果混淆了分工,很可能导致非遗的原态没保护好,创新发展也不够新,一来二去,非遗就会失去了原有的根脉。

当前,许多非遗技艺衍生出的商品出现卖不动、找不到市场的窘境。苑利认为,这是因为非遗产品的开发者没有找准市场的痛点,市场调研还不够深入。要将非遗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让非遗与时俱进,把时代特征和市场需求融入非遗产品创新中,才能引领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刘晓惠)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