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转移就业信息动态跟踪网格管理服务机制,广泛开展乡、村干部送岗到户活动,持续深化政企劳务协作、促进需求和岗位“两端”精准匹配……近年来,曲靖市马龙区月望乡秉承有组织、有服务、有技术、能就业、就好业的工作思路,坚持网格化摸底、精准化对接,组织化输出、精细化服务,以组织化输出为根本、个性化培训为抓手、精细化服务为保障,政企联动,探索建立劳务输出新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千方百计稳住群众“钱袋子”。
网格化运行查家底。成立以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乡、村劳务输出网格化管理机制,聚焦年龄层次、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自身意愿等,对全乡1800余户农户开展劳动力摸底大排查、大起底,全面摸清摸准辖区劳动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同时,建立10支劳务输出服务小分队(每个村社区一支),分片划区对辖区劳动力变动进行实时监测,常态化对劳动力变动情况进行统计反馈,做到劳动力动态监管监测。
个性化培训提技能。健全联动培训机制,联合上级人社部门、辖区龙头企业开展集中培训、送教下乡、送教进企、“流动课堂”等,把课堂延伸到企业班组、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切实提升群众就近就地务工技能。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1200余人次。同时,紧扣省外发达地区人力资源需求,加大对接协调,综合分析行业工种、从业规模、技能水平等因素,通过送技能到家、送培训到工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不断提升群众外出务工技能。
精准化对接提质效。坚持兴产业、引企业、促就业的工作思路,采取“党总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引进云南蓝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着力发展蓝莓、苹果、猕猴桃、车厘子等特色农业产业,增加就业岗位促农增收。乡党委积极为企业和土地流转户“牵线搭桥”,村集体将1500余亩闲置土地进行整合,交由企业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经营管理,企业按照每亩每年800元,每5年上涨10%支付租金,实现了“土地流转有租金,集体经济有收入,群众收入有保障”。同时,乡扶投公司与辖区10个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劳务派遣协议,选派有劳动力的群众为蓝铭蓝莓公司提供采收服务,有效破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村(社区)每派出1名工人,每天还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元。今年以来,向蓝铭公司劳务派遣劳动力36049人次,已为集体经济增收95万元,实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
精细化服务得民心。为促进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在云南蓝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采摘期间,安排工作人员专门驻扎在蓝莓基地,把党群服务保障作用注入田间地头,并严格落实供求双方承诺制、劳动关系监管制、用工工资日结制等,确保农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今年以来,共吸纳脱贫户及老年人务工2000余人次,支付劳动报酬20余万元。
组织化输出强根基。积极践行“联合、共享、互助、创新”宗旨,由党组织牵头,摸清全乡劳动力“家底”,积极主动招项目、引企业、促就业,免费为辖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权益维护、技能培训等服务,与用工企业形成信息共享、劳动力资源调配等常态化机制,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化劳务输出根基。
高质量就业促振兴。围绕“输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目标,全力做好劳务输出后续跟踪服务工作,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合法权益,增强就业稳定性,提升务工人员归属感。同时,针对因照顾家庭暂不能外出、返乡回流人员、待业人员等群体,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通过党员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方式,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家庭留守老人儿童的帮扶和关怀工作,切实为外出务工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云南网通讯员 徐红兵 唐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