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5后川剧传承人”王裕仁:以年轻态激荡川剧坚守与传承的澎湃春潮|人物专访畅谈新使命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1月12日讯(记者 张颍 何佳欣)“大家准备好,整体先走一遍……”随着大幕拉开,青春版实验川剧《离恨天·审》正在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剧场里紧张排练。三天后,这场由十几名“95后”主创的川剧,将在北京进行演出。
作为《离恨天·审》的编剧、导演,年仅24岁的王裕仁一刻不停,指挥若定。“这台剧中最具探索性的尝试,就是‘随机性剧本’。”王裕仁介绍,“随机性剧本”即演出剧本不固定,演出走向由当场观众决定,真正做到“沉浸式”与“随机性”,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王裕仁,第十五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和“十佳”称号获得者,还获得过首届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铜奖”,第三、四届中国戏曲黄河流域红梅大赛“金奖”“一等奖”。
他参演近千场川剧演出,用热爱诠释着自己对川剧艺术的态度和追求……
《离恨天·审》剧照
排练中的王裕仁
以热爱耕耘年轻人的“川剧天地”
2010年,11岁的王裕仁跟随外公、外婆和父亲的脚步,进入三代人都踏进过的大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开始了与川剧为伴的生活。“我没有刻意去选择,因为对于川剧的喜爱是从小就刻在骨子里的。”
王裕仁与外公(左一)、师爷的合照
手、眼、身、法、步,在王裕仁看来,每天花费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来练习的基本功,是基础更是前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王裕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对于川剧演员来说,一副好嗓子是一台好戏的关键,王裕仁也深谙此道。
川剧有“三小”——小生、小旦和小丑,其中以小生的表演技法、演唱风格最有特点。当时,以小生崭露头角,出现在聚光灯下的王裕仁,一下子因变声期达不到声调的要求一度产生了落差。“变声期是每一个川剧男演员都会经历的非常难熬的时期。”王裕仁称,在持续几年的变声期里,自己是在保护嗓音,提升艺术修养中度过的。
“无论何时,家里人给我的力量是巨大的。”王裕仁说,无论是在难熬的变声期,还是在学习川剧表演的过程中,外公和父亲在艺术观念、风格的塑造、表演的技巧方面给了自己很多启发和帮助。他也凭借着对川剧艺术的一腔热爱,耕耘出了一片年轻人的“川剧天地”。
王裕仁在《黄金印·苏秦》中的剧照
传承川剧艺术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当时一个班里有二十几个同学,只有八个男生,我也是其中之一。”王裕仁坦言,因种种原因,这八个男生,现在仍在从事川剧行业的只剩三人。
感慨之余,王裕仁也深知,传统文化要让人们喜闻乐见,少不了艺术的年轻和活力。
2021年,王裕仁从当代年轻人的视角,精心创作了《离恨天·审》,经过两年时间的打磨,在今年6月23日成都的首演结束后,《离恨天·审》获得不少业内人士和年轻观众的支持与好评。
时隔几天,王裕仁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最为幸运与重要的是,我们背靠着一代代先辈打磨雕琢才留下的传统艺术,因而我们身体里流淌的是百年川剧的血液,我们心中秉持的是百年承袭下的信念!”
对此,王裕仁称,“好的作品,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作为一名年轻的川剧演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深深体现在守正创新上。“既要坚守百年来川剧延续下来的优秀基因,也要善于融入时代主题,拓展内涵,让更多的人享受川剧艺术,才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王裕仁在《黄金印·苏秦》中的剧照
百年川剧“戏窝子”续写新时代川剧文化
喝茶品戏、休闲游憩,就在今年9月29日,完成扩建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全面焕新升级,川剧、京剧、昆曲等多个剧种将登台亮相,这里也被戏迷们亲切地称为成都川剧“戏窝子”。
从1795年,戏剧大家魏长生在华兴街建成“老郎庙”,自此,跑码头、走集市的成都戏剧人有了栖身之地。到2019年,悦来茶馆开始拆除重建工作,随后锦江剧场、成都川剧艺术博物馆也进行了改(扩)建,直到完工后组成焕然一新的成都川剧艺术中心。
川剧“戏窝子”的焕新升级,不仅代表着一种艺术体验,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重新接近、认识传统精粹之美。而这里,对于王裕仁一家三代人来说,同样意义深远。
作为川剧世家,从王裕仁的外公、外婆起,就在“戏窝子”工作,父亲也奉献在川剧表演第一线,将自己的高光时刻镌刻舞台。和有着百年历史的川剧“戏窝子”一样,王裕仁一家三代人也在川剧艺术的长河中留下了时代注脚。他们既是传承川剧艺术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在‘戏窝子’表演,可以说我心向往之。”王裕仁笑着说。
百年来,川剧从濒危保护到传承发展,无不体现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王裕仁认为,推动川剧艺术传承传播是自己这一代人的职责所在。正如他所说,“川剧,值得被更多人喜欢。”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张颍 何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