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彩云之南活跃着一群英姿飒爽的女“焊花”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9日 16:35:00  来源: 云南网

  在彩云之南的机械制造安装行业,活跃着一群英姿飒爽的“焊花”。 

  她们的身影出现在数十个工程项目的建设工地上,累计完成各类钢构件焊接10万吨,在怒放的焊花中,成就“闪亮”的事业。 

  今年52岁的孙梅,是云南建投机械制造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安公司”)钢构分公司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也是这55名女“焊花”的“领头雁”。 

  “焊枪就像是一支‘绣春笔’,耀眼的弧光映照着奔流的铁水、怒放的焊花,充满诗情画意。”随着一件件成品“出炉”,旁人眼中又苦又脏又累的焊接工作,在孙梅看来,渐渐有了浪漫色彩

 
 
 
 
 
 
 
 
 

​一战成名

 
 
 
 
 
 
 
 
 

  “注意看我的动作要领,这块钢板需要20个焊点,打底时保持耐心,不要急,底子打好了,一层一层来,焊接面才会平整。”随着焊枪火花飞溅,车间里顿时响起了“嗞嗞嗞”的焊接声,一群女焊工聚精会神地围在孙梅身边学习焊接技术。 

  电焊对技能和体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手要稳、准,心要细,有耐力。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机安公司发现,女焊工有着独特的韧性,经她们手焊接的构件,不仅质量过硬,而且焊缝精美。1998年,机安女子焊工队应运而生。 

  同年,公司承接了瑞丽糖厂搅拌器焊接项目,该项目为异种钢连接焊接,工艺复杂、焊接难度大,公司此前并无该类设备的焊接经验。束手无策之时,刚刚组队的“钢铁织女”们 “站”了出来。

  糖罐由非标曲线腔体构成,焊缝为双面焊缝,28岁的孙梅带着一群同样青涩的姑娘拿着焊枪钻进了罐体。在只能扭动头部的狭小空间里,她们每天坚持作业8小时,先后经历了4次失败的尝试。终于,产品完工,经磁粉检测,所有焊缝全部合格。 

  该项目的焊接技术为公司制造同类产品提供了技术参考。机安女子焊工队“一战成名”,在公司的“江湖地位”由此奠定。 

  此后,这支女子焊工队一直活跃在构件制作一线,队伍不断“纳新”,集合了老中青三代女“焊花”,成为云南机械制造安装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3年,机安女子焊工队接过了广西百矿300kt/a电解铝项目电解槽制作的“烫手山芋”。 

  420ka电解槽是公司此前从没接触过的大型设备,当时正值酷暑,构件焊接遇到了严重变形的难题。孙梅带领女焊工对侧部焊板进行改造,最终焊接出结实美观的电解槽。该项目被评为2019年“中国安装之星”,并获得2019年“中国鲁班奖”。 

 
 
 
 
 
 
 
 
 

​“闪亮”的事业

 
 
 
 
 
 
 
 
 

  言语不多,面带笑容,这是记者对孙梅的第一印象。 

  在室温29摄氏度的车间里,她穿上一身电焊专用工作服、一双专用靴子,戴上阻燃防护帽、护目镜,拿起电焊面罩……孙梅笑着说,这是电焊工人的标准着装,一年四季皆是如此,这也是她心中的“最美装扮”。 

  偌大的车间里,孙梅一手拖着线缆,一手拎着焊枪。火花飞溅,面罩后面的她神情专注,汗水流淌,无声地滴落在地上。 

  焊工,在通用工种中应用最广泛,但也最苦。要么顶着酷热,要么冒着严寒,不是脚踏高空,就是身在缝隙,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一个女娃娃,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不少人都问过孙梅这个问题。 

  “我喜欢这份‘闪亮的事业’,很有成就感。”孙梅说,除了兴趣使然,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想好好学一门手艺。 

  1989年8月,19岁的孙梅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机安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工,跟着师傅蔡素珍学习蒸汽管道以及煤气管道的安装制作。 

  电焊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手艺。矫直、打磨、组对、预热,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想要焊出“好活儿”却不容易。 

  在车间,孙梅虚心向师傅请教焊接要领,认真观察师傅焊接时的操作手法,有空就拿着焊枪,在废钢板上练习,一练就好几个小时。 

  飞溅的焊花钻进了她的衣服,脖子、手臂被烫起了一个个水泡,她忍住疼痛,继续埋头练习。时间久了,孙梅的身上留下了一个个伤疤。 

  很多人都称孙梅是焊工中的“女强人”。孙梅却说,并没觉得自己“强”,只是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一行,“焊接这活儿,如同人生的路,不能浮躁,每一步都要走稳”。

 
 
 
 
 
 
 
 
 

​春色满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0年,取得焊工高级技师证的孙梅通过焊接实训教师培训考试后,当起了师傅,开始培训年轻焊工。 

  2018年,机安公司成立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有着30余年焊接经验的孙梅成为工作室领衔人。2019年,云南建投集团工会为机安公司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正式授牌。 

  工作中,性格直爽、乐于助人的孙梅,经常主动将技术秘诀分享给同事;“传帮带”中,她特别注意新焊工的起点培训,重点培养焊工的焊接工艺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并将自己积累的实践经验倾囊相授,“看见她们就像看到当年的我”。 

  “有一次,孙姐给我上了一堂实操课,很多解决技术难题的方法是我自己摸索一两年也无法掌握的。”高瑞玲经过孙梅点拨后,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在2019年获得机安公司女焊接班组焊接技能比武一等奖。 

  从业14年的高瑞玲去年也收了徒弟,“现在她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作业,孙姐经常和我们说,女性要有一门手艺,要自力更生。” 

  几年来,女职工创新工作室持续为公司输送技能人才。在孙梅、何树秋、余应琼等师傅带领下,目前工作室已培养出不同工种的高级工、技师20多人。工作室先后获得省级优秀质量管理奖、全国优秀QC小组二等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参与项目电解槽制作获“2019年中国安装之星”和“2019年中国鲁班奖”。今年3月,女职工创新工作室团队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女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孙梅作为云南省获表彰的代表到会领奖。今年10月,成功入选由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总工会女职工部联合成立的首个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女焊花”创新工作室联盟。 

  昆明广福郡建设、云南大剧院、滇池国际会展中心7号场馆……机安女子焊工队用高超的技艺捧回“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等荣誉,点亮她们璀璨的“焊花人生”。

  云南网记者 杨建华 通讯员 黄榆 

责任编辑:杜诗雨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