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患儿眼里,她是和蔼可亲的“张妈妈”,在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眼里,她是美丽吉祥的“白鹇鸟”……从医37载的张梅,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主任医师,进入工作岗位以来,她本着“康复一个人,幸福一个家”的信念,利用手中的康复、针灸等技能,带领团队救治患儿1000余人次,积极助推开展残疾儿童肢体矫正手术,极大地推动了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2021年9月,红河州残疾人康复中心暨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启动运营,这是云南省第一家依托三级医院和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开办的致力于残疾人康复的专科医院,是红河州残疾患儿进行规范治疗和免费治疗的专科医院。已近耳顺之年的张梅,欣然受命,义不容辞担当起康复医院的负责人。
自此之后,张梅带领团队行走在红河大地的崇山峻岭之间,用脚步丈量着残疾儿童的漫漫“筛查”路,让更多的残疾儿童享受国家的好政策。2021年以来,张梅就带领团队,行程6000多公里,足迹遍布红河州8个县市,完成了近千名残疾儿童的筛查工作。当地老百姓说:“遇见白鹇鸟,就遇到了吉祥。张医生就是我们的白鹇鸟。”
个旧市城区街道有一对孪生兄弟,在9个月大时,父母发现,小哥俩无法翻身坐立,更不要说走路了。兄弟的情况引起了“张妈妈”的关注关心,她带领团队为其制定了科学的康复治疗训练计划。经过治疗后,大宝不用人搀扶,可以走上一段路,而小宝,也能慢慢上楼梯台阶。小哥俩没有辜负“张妈妈”的艰辛付出,读书后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红河白鹇”张梅也因此受到了更多人的尊敬和爱戴。
在张梅带领下,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院打造了一支精医重德、团结奉献的团队。开诊以来,已救治患儿1000余人次,积极支持开展残疾儿童肢体矫正手术30多例,为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残疾孩子点亮了康复之光。
张梅也因此荣获个旧好人、红河好人、云南好人、云南省最美职工、全国巾帼岗位建功标兵、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主持完成的多项科研课题荣获红河州、个旧市科技进步奖。面对荣誉,张梅表示,认准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做下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添砖加瓦。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