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追风逐花 爱在大理 | 指尖上的“风花雪月”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5日 16:42:00  来源: 云南网

  如果你要写白族刺绣,就不能只写刺绣

  要写风花雪月来闲,落日归洱海

  要写俯仰之间,她们以纸为画

  剪出山茶绽放、蜂飞蝶引

  要写柴米油盐里,她们以布为纸

  绘一地烂漫,勾一片青山

  要写漫步苍洱之间

  写那白浪反复拍打石岸,写那清风拂过花田

  写那斑斓的线在手中翻飞成梦

  写金线为廓,红绿相绣

  绣出“喜上眉梢”,“花开富贵”

  你写剪纸,写的是女子的光阴

  留下她们从豆蔻至迟暮的丝丝情意

  你写刺绣,写的是针尖上流淌过的岁月

  一针一线勾勒出白族妇女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

  对于杨慧英来说,白族刺绣中的剪纸、刺绣两道工艺早已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幅作品就是我家阿奶剪的纹样,上面有山茶花、凤凰、油菜花,每个图案都非常精美。”在杨慧英的工作室里,显眼位置放置的一幅绣品是她一直以来学习的模板。

  白族妇女懂艺术。

  在依山傍水环境里的她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凭借着世代传承的刺绣工艺基础,借物抒情,将细密与精致“书写”于绣品。沿着绣品中针线的轨迹,图案色阶不停变换的背后,不仅是白族妇女对掺针施绣的把控,也是对日常点滴的艺术反馈。

  白族妇女肯踏实。

  “白族刺绣首先要将纹样粘贴到布上,再依据图样一针针绣制出来,纹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绣品的质量。”杨慧英从小热爱刺绣,也慢慢学会了设计纹样,再剪出纹样。

  她的剪纸作品纹样精美,饱满生动,细节丰富;她的刺绣作品运针细密均匀,收密得当,融叠自然,色泽鲜明流畅。服饰、头饰、鞋帽、裹背、帐帘等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白族妇女能创新。

  最初,怯生生的杨慧英在妹妹的鼓励下,剪裁纹样到集市售卖,精致新颖的纹样很快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如今,她的作品远销上海、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她的剪纸、刺绣艺术作品也被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大理州博物馆等收藏。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她,成为了云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云南省剪纸、刺绣、绘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特聘专家”。

  从17岁到60岁,杨慧英以半生岁月与剪纸、刺绣相知相伴。“当姑娘时是自绣自用,绣出自己未来大日子时要用的物品,如今我更承担着传承民族技艺的重担。”在她的影响下,女儿杨亚辉也深深地被传统技艺吸引。在大学一年级时,杨亚辉就在大理学院艺术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展出了50余件剪纸和刺绣作品,在传承剪纸、刺绣技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在,杨亚辉时常到中小学教授剪纸、刺绣,一代代白族妇女使得手中的“风花雪月”始终令人向往。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殷洁 许卓皓 秦蒙琳 段苏航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