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夏至|降燥养心,过好这个夏天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1日 12:30:03  来源: 东南网

原标题:夏至|降燥养心,过好这个夏天

文/于丹

导语:夏至已至,正是阴阳交迭,万物通泰之际。二十四个节气摇曳轮替,一年行至此时,正是白昼最长的浪漫时日。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至是二十四个节气里的第十个节气,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者22日,太阳运行到黄经90°整的时候就是夏至了。清时《恪遵宪度抄本》中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有一个成语叫立竿见影,这是只有在夏至这天才会发生的有趣现象,因为日影在这个时候是最短的。

夏至,夏为大,至为极,一年至此,阳气为之催生至极致。万物繁茂而壮大,皆向阳而迎夏,正是一个轰轰烈烈的暑季开场白。清初诗人施闰章有《苦热行》一诗,真切反映了帝京夏日的“热烈”程度:“帝京酷热天下无,谁言白日寒幽都。往时昼汗夜拥被,朝昏爽气生肌肤。”

在古代,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充满仪式感。《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宋代时期,夏至这天百官例行放假三天。到了辽代,夏至又被称作“朝节”,妇人们之间会将彩扇、脂粉袋和香囊等作为礼物赠予他人,充满了浪漫的仪式感。在清代潘荣陞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在这一天,古代皇家要率领百官祭祀地祇,民间也要举行祭祀活动。正如宋朝诗人范成大《夏至》中写道:“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阴生景渐催,细观风物宜消遣

每个节气都有三候,那夏至的三候是什么呢?

一候 | 鹿角解

《逸周书》里面讲:“夏至之日,鹿角解”。鹿属阳性,山上的兽在夏至之后阳气盛极而衰,鹿角开始脱落,这是自然万物更迭的结果。再说到麋鹿,在古代,鹿属阳,麋属阴。因此,到冬至的时候是麋角解。万物的阴阳属性真的非常神奇。

二候 | 蝉始鸣

我们都以为蝉很早就叫,其实是夏至以后。为什么夏至之后,知了会叫呢?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感到一阴生,所以鼓翼而鸣。古人对知了并不反感,甚至认为它生命力强,周而复始。从周朝后期到汉代的墓葬中都有死者口含玉蝉的习惯。这是一种富贵生命的象征,希望家族兴旺,期盼生命循环往复。

君子比德于玉,玉蝉是有德之虫。初唐时候,骆宾王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是赞咏蝉的。骆宾王认为自己像蝉一样,心智高洁,但心意无处可表。可见古人对知了还是很有好感的。

三候 | 半夏生

半夏是野生草药,因为在夏日之半生长,所以就得了这个名。半夏能降燥,化痰,还能够消疲散结。这个时候除了半夏,还有很多其他的植物。

比如,木槿。木槿非常漂亮,高高的,一枝一枝,大朵而且鲜艳。《礼记》上说,夏至之后,“半夏生,木堇荣”。《诗经》上说“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不论是草药还是花物,各式各样都是应季生长。

林间水边荷塘侧,处处纳凉好风景

“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酷暑炎炎,古人可不会傻傻地闷在家中。古时纳凉很是讲究,荷塘中央,一般设有水阁,门窗卸下,四面来风。阁中摆有床铺,上铺竹席、瓷枕。床头更有冰盘,盛满大块的冰,靠近则凉意阵阵。

宋代张抡《阮郎归》“炎天何处可登临,须于物外寻。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宜散发,称披襟,都无须暑侵。莫将城市比山林,山林兴味深。”人呆在城里面总归是有很多制约的,古人休闲度假是要往山林走去的。

大把流光,给自己留一小段闲情。深幽的空林、澄碧的水边、清香阵阵的荷塘侧,可都是他们纳凉的好去处。辛弃疾在《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中写道“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

人肯定会有自己的生计,“闲”是指一种内心状态的悠闲。

不急不躁,给自己画一个休止符。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诗》,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夏天是瓜果梨桃最好的季节,古时候虽然不能放在冰箱里,但可以就着冰凉的泉水拔一拔。冰冰凉凉的沙瓤大红西瓜在田庄切开,大家稀里哗啦地喝着大瓷缸子的茶。不拘泥于形式,给心灵放个假。散散燥气,给自己休整的时间。

很多人苦夏,但古人说的好,心静自然凉。最高级的消暑方式,是人在心里面给自己一点闲适与平衡。白居易在与一位高僧畅谈之后,悟出了《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在白居易看来,心房即是禅房,心若足够安静,就不必再惧怕暑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即使我们生活在炙热繁杂的都市中,也要记得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个暑假。

放下燥气,让心“自清自静”。

养身的同时,也养一养心。

(于丹)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