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减负绝不能止于“摘牌”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6日 16:50:01  来源: 江西日报

原标题:减负绝不能止于“摘牌”

到过基层单位办公场所的人,大都对形形色色的牌子印象深刻。各种“中心”“之家”“基地”“服务站”等竞相上墙,群众看得眼花缭乱,基层干部却叫苦不迭。

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挂”出来的。近年来,在“滥挂牌”专项整治之后,一些地方“并同类”“摘虚牌”,减少了非必要牌子的数量。然而,在少数地方,门口的旧牌子刚摘下,室内又挂起了新牌子。

“挂了摘、摘了挂,基层干部真忙活”“牌减事不减,面减里不减”……类似的调侃,反映出基层干部群众对“减负止于摘牌”现象的反感。

各地为基层减负,要取得让基层满意的实效,可以从“摘牌”开始,但不能仅停留在“摘牌”上。牌子背后的考核、台账、留痕、排名等工作内容,更应成为后续规范整治的重点。有干部坦言,如果减负仅仅止步于“摘牌”,工作实质内容却一点没变,那就又多了一种形式主义表现。

摘牌减负,不能只重眼前,关键要动真碰硬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了对“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等行为的处分规定,意味着反对形式主义上升到党的纪律要求,触及红线就要受到处分。

摘牌减负,也绝不是简单一摘了之。减负要减到基层干部心坎上,摘牌就要真正摘到位,牌子背后的事项也要一一清退,才能切实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同时,要强化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铲除“滥挂牌”的生存土壤,用制度的刚性保证摘牌减负的长效性,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腾出时间抓好便民惠民工作。

刘斐(刘斐)

责任编辑:小云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