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唐洪顺从乌兰浩特市61个驻村第一书记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第一书记”,在驻村书记擂台比武中,获二等奖。
唐洪顺,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乌兰浩特卷烟厂派驻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第一书记。
作为与唐洪顺共事多年的我,自认为很了解他,但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他的驻村工作日记,顿时感觉我认知的武断和浅薄。
那本工作日记,附加粘贴了很多纸条作为备注,有点像我学生时代精心制作的错题本,唐师傅粘贴的是他驻村工作时用到的惠农政策和技术资料,我惊叹他的用心:这驻村日记不是为了留痕迹的,是实打实的工作手册啊!
我惊叹的声音,引来身旁同事谢姐的好奇目光。
“猜,这是谁的本子?”
“我师父的!”谢姐看了一眼日记说。原来她是唐师傅带了十多年的徒弟。
在成为驻村书记之前,唐师傅从事了三十多年的财务工作,是个专业基础扎实、管理经验丰富,几十年如一日管好工厂钱袋子的“大管家”。
“师傅在工作中一直是沉着冷静、胸有成竹的人,有他在,再难的工作任务都不是事儿。”谢姐边看日记边这样评价。
孙雪飞 胡泊 摄
看到唐师傅2021年底的一篇关于工作压力的记录时,我们惊愕于他的坦诚:日记中,他如此写道:“其实刚下来驻村时感觉自己是有些心理优势的,总觉得自己会算账,还有多年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经验,肯定没问题,但驻村工作的繁琐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这篇日记记录的是唐师傅驻村工作初期,带领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时遇到的困惑。
文中他说,本以为项目有了,资金到位了,自己能把项目顺利推动下去,谁知村民对他这个从外面来的驻村书记并不买账,观望、犹豫,甚至质疑。“要怎么把工作做进老乡的心坎里?”这句话后面的问号直接被他反复描摹变成了“黑体加粗”。
此后的日记中,记录了唐师傅熟悉嘎查情况,加快入户走访的步伐。
2022年1月17日,他记录道:“自己蒙古语又进步了,虽然仅是只言片语,却可以让汉话笨拙的老乡跟我絮叨上一阵子。”
3月12日,他说“自己在57岁这年掌握了自卸车的驾驶,一个来月的光景,车技竟然进步神速。”他说“自己晒黑了,从吴双柱家走到樱桃试验田确实有点累,但心里很快乐……”
2022年春季,经过一番精心筹划,他开始付诸行动。
帮农户买菜籽、请技术员、签订绿色种植协议,农户的蔬菜丰收了,建议将农户的绿色蔬菜卖到职工食堂,既解决了销售问题,也让职工吃上放心菜。
很多同事主动找唐师傅订菜,你十斤豆角、他五斤黄瓜……他说:“帮老乡卖一卖,省得他们去蹲市场或者去街边摆摊了,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些别的活计。”
唐师傅的关心体贴又周到。
6月24日的一篇日记中写道:“乡村振兴很像长征,会遇到困难,但不能限制我。”
限制往往是自我设限,但唐洪顺不是这样,他以濒临花甲的年纪,仍敢于突破自我、选择转岗驻村,这是一份绝不躺平的勇气;在困境面前坚持勤学实干,笃行不怠,这是一种克服本领恐慌的坚定。坦诚地说,在读到日记之前,我一直不明白,唐师傅年近花甲还为什么要去驻村?
读了他的日记后,我在扉页上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实。”让我瞬间明白了:原来伟大动力就潜藏在每一名党员的坚持和不服输的精神里。
撰文:赵信然 霍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