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岭楷模】李一飞:离休42年的“公益爷爷” 资助了420名学子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1日 09:17:00  来源: 云南网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之际,省委宣传部近日在云南广播电视台举行发布仪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军队离休老干部李一飞同志先进事迹,授予他“云岭楷模”称号。

  李一飞,男,汉族,1928年8月生,中共党员,江苏武进人,原昆明军区营房部副部长。自1983年离休以来,他秉持对党的无限忠诚与对人民的深切关爱,41年持之以恒投身助学事业,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对公益事业的执着追求;他勤俭节约,倾心倾力帮助他人,将大部分退休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累计捐款114.2万元,惠及学生420余名,被广大学生亲切称为“公益爷爷”,曾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军先进离休干部”等表彰。

  李一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先进典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关于授予李一飞同志“云岭楷模”称号的决定》。省委宣传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要以“云岭楷模”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着力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汇聚强大正能量。

  发布仪式通过播放短片、主持人讲述、现场采访嘉宾等形式讲述了李一飞的感人事迹,并为其亲属颁发了“云岭楷模”奖章和证书。省级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李一飞资助过的学生代表、省属高校代表以及昆明市社区群众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捐资助学献大爱
 

 

 

  记录学生信息

  盛夏的昆明,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一间安静的病房内,96岁的离休老干部李一飞躺在床上,似正处于沉睡状态。

  “李爷爷,我们来看您了。”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赵珂熳紧握着老人的手,在他耳畔轻声说道。过了片刻,李一飞闭着眼淡淡地说了一个“好”字。

  青基会工作人员去医院看望李一飞

  “李爷爷这些年来太累了,忙着资助孩子们上学,忙着给孩子们写信,忙着到众多的乡村学校巡视,他太需要休息了。”一旁的医务人员解释道。

  “李爷爷,我今天还带来了一名受您资助的学生特意发给您的视频。”赵珂熳把手机放到老人面前。视频中,一个女孩用甜润的声音说道:“李爷爷,我是受您资助的小曹,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自从做了心脏手术后,我身体恢复得很好。大学毕业后,我现在考上了事业单位编制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像您一样回报社会。衷心希望您健康长寿,万事胜意。”

  顿时,李一飞变得精神起来,睁开眼睛静静地看着视频中的小曹,脸上满是欣慰。

  受助学生看望李一飞

  “李爷爷就是这样,只要一提到资助学生的事、只要一听到孩子们成长的故事,他就会精神焕发。”“这几十年来,他心里想的全是资助学生的事,最盼望的就是学生们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足足32年了,李爷爷省吃俭用,累计捐款114万余元,资助了云南420名贫困学子。”熟悉老人情况的云南青基会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七嘴八舌地说。

  从1949年参军来到云南,原籍江苏武进的李一飞,在云南边防工作34年后,带着曾3次因公负伤而落下二级伤残的身体离休了。离休40余年,仍奔忙于发挥余热,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向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把一个革命工作者的忠诚信念和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大爱,全都倾注、奉献在这片红色沃土上。

  青基会工作人员慰问

 
114万余元钱款、420名贫困学子——爱是一种对矢志助学的孜孜追求
 

  1983年,李一飞从原昆明军区营房部副部长职位上离休,每天养养花、看看报。刚开始时他很享受这种悠闲的生活,但几个月后他就不满足了,觉得应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事。当时正好有国防教育进校园活动,他便成为讲师团成员,不时去学校宣讲革命传统和国防知识。

  跟学生在一起

  1992年5月,李一飞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篇关于大巴山区学生宁愿不吃午饭也要省出钱来上学的新闻报道,深受触动。他就联系写这篇报道的记者,给学生寄去200元钱。当时他一个月工资才150多元。

  “过去,我走过不少云南的贫困地区,知道山区孩子求学不易。”李一飞和老伴商量,决定参加“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每个月从离休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圆读书梦。

  于是,李一飞联系了中国青基会,表示想定向资助云南的孩子上学。中国青基会将他的意愿转达到了云南青基会(当年为云南希望工程办公室)。

  1992年的一天,云南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接待了李一飞这位特别的捐赠者。

  李一飞与青基会工作人员交谈

  李一飞与青基会工作人员交谈

  说特别,主要有两个原因:李一飞当时已经60多岁,而且衣着非常朴素。

  一般来说,大多数捐赠者的年龄都在30至55岁之间,60岁以上的很少见。当时李一飞穿着一身旧工装,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工作人员起初还以为他是过来寻求资助的。

  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位老人,后来竟成了云南希望工程发展史上捐赠持续时间最长的个人捐助方。

  很快,云南青基会推荐的红河县浪堤乡娘普小学的哈尼族孤儿马克仰成为李一飞第一个资助上学的孩子。

  捐款

  从此,资助贫困学子和参与公益事业成了李一飞离休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定期捐款之余,李一飞了解到有的学生买不起铅笔、没有作业本后,就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爱心书包”,里面有作业本、铅笔盒、新华字典、数学解题手册等。

  2001年,李一飞资助了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普洱市孟连县傣族姑娘罕素琴。不久,罕素琴写信说没有收到钱,李一飞立即与孟连县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检查发现在那个地方跟她重名的人有三四个,学费被寄到别处去了,他马上又把学费补寄了过去。他一直资助罕素琴至其考入云南中医学院。毕业后罕素琴进入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李爷爷就像我的亲爷爷一样,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亲人一般的温暖。”罕素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哪怕是在病中,李一飞仍牵挂着资助对象。当精神不错时,他便催促云南青基会的工作人员:“要早点安排时间走访,把困难群体搞清楚,把救助金发放到位。”

  赠送文具

  今年“五一”前一天,李一飞在赵珂熳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银行,汇出22万元给希望工程,用于资助40名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困难大学生和10名研究生。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又了却了今年的一桩心愿。”

  李一飞与受助学生

  翻开李一飞手工自制的“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学生情况一览表”,32年的资助情况一目了然:1992年至2004年捐赠4.74万元,2005年捐赠1.2万元,2019年捐赠7.5万元,2022年捐赠22万元,2024年捐赠22万元。

  40多年来,李一飞累计捐款114.2万元,资助了云南省26个民族的420名贫困学生。他走遍云南30个县(市、区)80个乡镇145所乡村学校,行程达15000多公里,深入云南希望工程项目点11次,累计看望受助学生183名,走访特困户家庭28户,监察巡视希望小学建设工程质量88所,真正把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勤俭节约到苛刻的程度——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李一飞从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走来,物质匮乏、忍饥挨饿是刻在他心底的记忆,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特别是与希望工程结缘后,为了尽最大可能帮助贫困学生,他对自己的生活支出节俭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有一天,李一飞的家人帮他洗衣服时,发现一条穿了好多年的裤子上有好几个破洞,便决定扔了。他去洗漱间时看到这条裤子放在一旁没洗,便问原因。家人说:“这条裤子没法穿了,把它扔了买条新的。”李一飞当即反对:“不要扔,补补还能穿。”家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谁还穿带补丁的衣服啊。”

  捐赠收据

  捐赠证书

  见家人非要扔掉这条旧裤子,李一飞便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不能因为现在条件好了,就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给丢掉。”家人拗不过,只好把裤子洗干净、补好。

  李一飞很多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省下来的钱都用在捐资助学上。

  一次,云南青基会组织几名受助对象同李一飞见面。一路上,大家心想,老人一年捐出那么多钱,他住的一定是豪宅、穿的一定是名牌吧?可当他们来到老人家里时,诧异地看到,家中全是用了多年的旧家具,李一飞穿的是老伴在工厂时发的旧衣服。

  与受助学生合影

  离开时,工作人员提醒李一飞换身好点的衣服拍照留念,可他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几名受助者实在忍不住,热泪涌流,泣不成声。他们没想到,慷慨资助他们上学的人竟如此“清贫”。

  李一飞还自学了家电维修、水暖维修等技术,别人很不解。他便解释道:“东西用久了容易坏,找人修的话一次要花几十上百元,不修的话又得买新的,修不修都要花不少钱。我学会维修技术,以后东西坏了自己修理,省下来的钱又可以多资助几个贫困学生了。”

  平时,李一飞总是这样开导家人:“好钢得用在刀刃上,钱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我老了,多买几件东西少买几件东西无所谓,但孩子们不一样,一笔捐助可能就会改变他们的命运,进而改变他们整个家庭的命运。我要尽可能多地把钱捐给他们。”

  李一飞的善举在更多人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他们接过爱的火炬,纷纷成为捐资助学的好心人、投身公益的热心人,用连绵不断的爱链接更多的学生和困难群体。

  与受助学生合影

 
1000多封带编号的信——爱是一种深切的牵挂
 

  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下午,赵珂熳来到李一飞的病房,专程给他送来一批受助学生寄来的感谢信。李一飞拆开文件袋,里面有9封信。他随手拿起一封信,逐字逐句看起来。

  这样的信,李一飞家里足足有3大纸箱,共1000多封。这是受助学生乃至学生家长写来的,信有最近的也有很早以前的,有的因为时间太长信纸已泛黄。每一封信他都认真编号保存,并在信封上标注贫困学子的基本信息。

  保留的书信

  富源县一位水族女孩曾给李一飞写来一封信:“李爷爷,您能资助我读书,我很感激您。希望您以后常给我写信,我也一定会把每次考试的成绩向您汇报”从给这个女孩回信开始,李一飞主动给自己资助的孩子们写信。

  在写信的过程中,还有不少插曲。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信中写道,“李爷爷,你的信里好多字我看不懂。”李一飞在部队参加会议时养成了快速记录的习惯,所以字迹有些潦草。从此,他每次写信都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有时担心孩子们没钱回信,他就在信中附上回信的邮票和信封。

  随着孩子们的回信如雪花般飞到他手中,李一飞写往各地的信件也越来越多。

  阅读学生书信

  有一次,一个傈僳族孩子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想让他辍学。李一飞就多次写信劝导孩子的父母,最终孩子父母打消了这个念头。梁河县的小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的父母写信请李一飞帮忙联系医院治疗。在他的牵线搭桥下,小曹在家人的陪伴下到一家医院顺利完成了心脏手术。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李一飞用一封封信件,守护着一个个孩子的求学梦,对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排忧解难。

  李一飞资助过的学生们在不断成长,有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当初的求助信变成了后来的感谢信、成绩汇报信。无论信件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不变的是李一飞对它们的深情。他像收藏艺术品一样收藏着这些信,没事时就反复看这些信。看着当初差点辍学的孩子们一个个有出息了,他心里就像蜜一样甜。

  李一飞老人与受助大学生们亲切交流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李一飞的先进事迹在云岭大地广为传颂,他也被广大学生称为“公益爷爷”,并多次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军先进离休干部”“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表彰,荣登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立正”,一个老兵的人生姿态
 

 

  96年前,他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一个贫农家庭,14岁时去饭馆里当学徒,饱尝生活的艰辛。

  75年前,他带着弟弟参加了解放军,后跟随陈赓、宋任穷率领的第四兵团先后转战广西、云南,参加解放云南的战役。

  73年前,他从军校毕业,放弃了回到家乡的机会,选择扎根边疆参与国防建设。

  41年前,他离休休养,一直在尽己所能发挥余热,后来把资助贫困学生读书作为毕生事业坚持至今。

  这是云南省军区昆明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李一飞的人生,一个老兵的“立正”人生。

 
 
“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多做点贡献”
 
 

  近几年见过李一飞的人,第一印象是他佝偻着背,走路颤颤巍巍有点吃力。

  云南解放后,李一飞一直在原昆明军区营房部工作,主要负责营房建设。他常年出差,翻山越岭走遍了云南的边境线。在一次出差返程途中,他在山路上遭遇车祸,乘坐的汽车滚下山崖100多米,虽然死里逃生,却造成了脊柱压缩性骨折,外出超过2个小时,都要穿着钢架背心帮助支撑脊柱。

  弯曲的脊背却没有折弯他的意志。伤势好一点,他就会出现在工地建设现场带队施工。他说:“相比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这点伤算什么。”离休后,他克服身体上的不便,作为云南希望工程监察委员会委员走访了云南省30个县(市、区)80个乡(镇),好多希望小学的师生至今记得那个“驼背的老兵”。

和战友在一起

  弯曲的脊背,挺立的人生。正如许多同事评价,他一生都在“立正”,没有“稍息”过。

  打仗时,他说过“共产党的兵不怕死”,冲锋号一响,总是往最前面冲;参与国防建设时,他不怕累,经常自己撸起袖子带头下场和战士们一起干;离休后,他主动站出来帮干休所建住宅楼,参与设计、施工、验收。这些年,不论是资助贫困学生,还是在地震、洪水、疫情发生时带头捐款,他总是说:“党对我那么好,我能为党做什么呢?现在衣食无忧,我干不了大事就多干点小事,活着一天,就要为党和人民多做点贡献。”

  一辈子一直在努力回报党的恩情,这是一个老兵、一名共产党员无言的深情。

老照片 军装照

  李一飞出生在江苏武进一个贫农家庭,兄弟姐妹6个,幼时在姑姑家中长大,只读过两年私塾,缺衣少食、战火纷飞的年代生存都困难,更不敢奢望学习。他在给自己资助学生的信中写道:“我14岁就外出当学徒,做了6年苦工,老板还恶毒,那日子真是度日如年,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和痛苦。”“那是在旧社会,没什么民主可讲,因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参军入伍彻底改变了李一飞的人生。1949年武进解放后,他就带着16岁的弟弟一起参军,参加了两广战役、滇南战役等。1951年,他被推荐到解放军后勤学院学习建筑工程,这让他如饥似渴地“补课”。由于基础差,他先要补基础课,再学习文化课。为了赶上进度,他常常拿着书一看就是一整天,中午饭都忘记吃。

  从那以后,李一飞再也没有放弃过读书学习。军校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云南,从事营房建设工作,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的培养下,一步步成长为原昆明军区营房部副部长,先后荣立3次三等功。离休后,他照样坚持每天看报学习、听新闻联播,关心时事政治。即使在医院住院,他也要让儿女读新闻给自己听。

军装照

 
 
“不占公家便宜,不搞特殊化”
 
 

  李一飞一直在后勤部门工作,离休前还做到了副师级干部。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肥差”,但是,他多次向身边人强调自己的原则:“不占公家便宜,不搞特殊化。”

  在部队工作时,他有一次到食堂吃饭,前面的战士都让开来让他先打饭,他坚决不肯。他说:“我就是普通的一个兵,不能插队,你们先来的先打。”吃完饭,旁边的战士要帮他洗碗,他一把夺回来坚持自己洗:“我李一飞不搞特殊。”

  离休后,有个头疼脑热,他总是自己看病抓药,“不想麻烦组织”。虽然离休干部的医药费可以报销,但是,他连吃维生素都只开一两元钱的便宜药,宁可一次吃几种,绝不开几十元一瓶的复合维生素。干休所护理医师钟声回忆:“老首长的助听器坏了,一问买一个新的要几万元钱,他立马摆摆手不要了,说我这个‘没用的老头’给国家省一点是一点。”

李一飞生活照

  李一飞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子女和亲人。他常对儿女说:“你们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找我开后门,我也不可能帮你们开后门。”

  李一飞的大女儿在昆明市一家工厂上班,下岗后考入社区工作。二女儿从昆明卫校毕业后,自己考入医院工作,后来又到企业做行政工作。小儿子下岗后一直在打工,至今没有稳定收入。有人说:“在部队当那么大的领导,让孩子去当兵也可以啊。”但是,孩子们都知道,这是父亲的原则底线,大家也都尊重他,努力自食其力。

  在工作上不帮忙,他在生活中却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关心、影响着子女。

  李一飞烧得一手好菜,每周家庭聚会都会给孩子们做一大桌子菜。二女儿在江苏长大,他就做几个淮扬菜。大女儿和儿子在云南长大,他会适当做有辣味的云南菜。孙女外孙女只要提起想吃什么菜,下一次回家吃饭准能在饭桌上看到。二女儿说:“父爱如山,要从细节上体会。”

  李一飞几乎不和子女提起自己的工作业绩和资助贫困学生的事情,但是会反复交代孩子们:“不能做危害社会的事,要勤俭持家,不能铺张浪费。”1999年春节前,3个子女看到他身上的衣服太旧了,一人拿了1000元钱给他买衣服。等过年时,大家看到他仍旧穿着旧衣服,很不解。他拿出一张希望工程的捐款收据说:“孝心替你们捐了。”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也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姐弟三人资助了12名学生,外孙女在3岁时就用压岁钱资助了2名贫困孩子上学。

  李一飞的家非常简朴,家具是干休所配的,几十年从未更换过。但是,他爱干净、勤打扫,还用心养了不少花草,家里总是简朴温馨。

  李一飞与妻子相识于云南,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组建家庭。妻子是山东人,性格爽直、风风火火,李一飞性格内敛、耐心细致,脾气截然不同的二人相处得却很融洽,平日里几乎连拌嘴都没有。因为年轻时李一飞工作忙,经常出差,照顾孩子的重任大多数落在妻子身上,李一飞总觉得对妻子有亏欠,离休后尽可能多照顾妻子。

  每次给资助的孩子们写信,他也会带去妻子的问候,有时候还会附上和妻子的合照,夫妻俩一起看信,一起回信,一起坚持着这份爱心。那张夫妻二人一同站在樱花树下微笑的照片被许多孩子珍藏至今。

  后来,妻子患了老年痴呆症,李一飞悉心照料她的生活起居。他制作了专门的药盒,把需要吃的药按早、中、晚分类配好,还专门订了相关报纸,剪下有利于妻子病情康复的信息,细心贴好读给妻子听。

  2009年妻子去世后,李一飞打电话把这一消息告诉他资助的傣族女学生罕素琴。罕素琴说:“那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爷爷的脆弱。”

 
 
“他的心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
 
 

  李一飞对自己的苛刻是出了名的。他总是穿儿子穿过的旧衣服,皮鞋穿了七八年磨破了也舍不得换,连用的瓷盆、口缸都是自己补过的。

  近段时间以来,他在医院住院。同事、邻居、资助过的学生纷纷来探望,大家评价他最多的话是:“他的心里只有别人,没有自己。”

  干休所的护士邱琼仙,是李一飞所在的老干第一党支部的副书记。有好几次李一飞带头向支部捐款时,邱琼仙劝他多留点钱给自己养老,而他都是同样的回答:“我现在衣食无忧,这些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捐出去可以帮助更多人。”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邱琼仙看到李一飞仍然穿着一双单层的胶鞋,自己便帮他买了一双棉鞋。“他推搡着不要,还要塞钱给我,说了好久才收下。”回忆起这些,邱琼仙的眼圈红了。

  “他是个特别热心的人,做事情很认真。”李一飞的邻居张淑媛老人说,他总是能细心记住大家的需要。

  李一飞是一个养花高手,认真做笔记,记录每种花的生长习性,自己沤肥、施肥,家门外的小花棚里月季花、茉莉花、君子兰五彩斑斓、生机盎然。常常有邻居看到也想分一株培育,这时,他总会慷慨地送给别人。后来,他干脆培育了100多盆花苗摆在院子里,并到小区大门口的小黑板上写上自家地址,欢迎邻居们自取。一来一去,小黑板成了他与邻居们交流的阵地。他开始资助贫困学生读书后,为每个学生寄去了一大包旧衣服。这些旧衣服很多都是他通过小黑板写信息请邻居们收集的。

学生来信

  李一飞喜欢钻研中医,还自己在家种药、制药,经常帮人把脉问诊。他曾经资助过的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的学生李娇的父亲有一次干活时受了重伤,李一飞在信中得知后给他寄去了云南白药、六味地黄丸等药品,还寄去了自己开的处方,帮助李娇的父亲恢复。李娇来昆明探望他,还跟他一起晒药、制药,这些经历都成了她最美好的回忆。

  “他对谁都很好,我觉得他比亲爷爷还亲。”李一飞家的保姆李乾照顾他6年,一直被当作亲孙女对待。当时,她家里有个3岁的儿子没人照顾。李一飞慷慨地让孩子到家里和他们同住,还经常帮李乾带孩子。一次,李一飞发现邻居家的孩子在玩滑板车,孩子也想玩,他二话不说拉着小孩去超市买了一辆。李乾的弟弟要来昆明打工,李一飞帮他选了厨师行业,还资助他参加专业培训。提起李一飞,李乾说着说着声音颤抖起来:“爷爷真的是我这辈子遇到过的最好的人了。”

  云报全媒体记者 郎晶晶 张雪飞 通讯员 张军 杨白冰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