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感受大理千年遗韵——洞经古乐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27日 08:55:18  来源: 大理发布

  原标题:感受大理千年遗韵——洞经古乐

洞经古乐

以谈演《太上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

在云南很多地区广为流传

是一种千年流传的音乐艺术

如同活化石一般保存至今

让人仿佛穿越时光

感受到了唐风宋雨的古代韵味

其中,大理地区的洞经音乐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韵味

既有南诏宫廷音乐的典雅

还融合了白族民乐的飘逸

大理也成为洞经音乐传播传承最核心的区域之一

2013年11月

洞经音乐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列入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理洞经古乐的根源可以追溯至公元793年,南诏王异牟寻为表示臣服唐中央皇帝的心愿,组织了一场盛大的乐舞,名为《南诏奉圣乐》。这部大型乐舞赴长安献礼后,唐德宗不仅欣然接受,还赏赐了一部龟兹古乐给南诏。这些龟兹古乐成为了洞经古乐的重要源泉,广泛吸纳了古代音乐的精华,使得大理洞经古乐的乐曲丰富多彩。

  大理洞经古乐的音乐风格极为多样,融合了道家音乐的飘逸、宫廷音乐的典雅、江南丝竹的柔美以及儒家音乐的浑厚。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使得洞经古乐不仅在大理地区盛行,同时也对近现代民族器乐曲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音乐家聂耳创作的《翠湖春晓》即直接采用了洞经古乐《老挂腔》的改编,显示了这一传统对整个中国音乐的贡献。

  大理洞经音乐可以分为唱颂音乐(又叫经腔)、纯器乐曲(雅曲)、打击乐三类。唱颂音乐伴随经文宣讲唱奏,纯器乐曲完全用乐器演奏。每次演奏洞经人数一般不少于16人,通常以24人为多,规模大的洞经会也有达36人之多。乐队分文场、武场两组,人员有固定的座位和名衔。

  热爱艺术的大理各族人民不仅善于创造,同时也善于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至今活跃在大理州的民间洞经古乐社团超过340个,仅大理市就有90多个。这些社团主要由村社的民间宗教组织为基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队伍,如“三元会”“宏仁会”“乐善会”等等。近年来,一些纯粹的音乐社团也涌现,如大理“南雅音乐社”“下关洞经古乐团”等。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入推进,公布命名代表性传人,抢救记录整理资料,鼓励民间洞经会开展活动等措施的实行,大理洞经音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传承。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