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经过全省7.2万名普查人员两年多夜以继日的艰苦努力,顺利完成普查数据采集、审核和汇总评估工作。普查全面摸清了云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家底,客观反映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
普查主要数据如下: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75.1万个,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29.8万个,增长65.8%;产业活动单位87.0万个,增加31.4万个,增长56.5%;个体经营户375.7万个,增加138.4万个,增长58.3%。
按行业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24.9万个,占33.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2.6万个,占16.7%;建筑业6.7万个,占8.9%。
按地区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昆明市22.9万个,占30.5%;曲靖市6.5万个,占8.7%;红河州6.4万个,占8.5%。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00.4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179.3万人,增长24.9%,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66.0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53.2万人,增加17.6万人,增长7.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47.1万人,增加161.7万人,增长33.3%。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712.0万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36.0万人。
按行业分,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39.7万人,占15.5%;建筑业125.7万人,占14.0%;制造业100.2万人,占11.1%。
按地区分,2023年末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地区是:昆明市289.2万人,占32.1%;曲靖市95.0万人,占10.6%;红河州81.2万人,占9.0%。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2023年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2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53.9%。其中,第二产业4.9万亿元,增长43.6%;第三产业21.4万亿元,增长56.4%。从负债看,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0.7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45.5%。其中,第二产业2.8万亿元,增长39.2%;第三产业7.9万亿元,增长47.9%。从营业收入看,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6.6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47.6%。其中,第二产业2.9万亿元,增长37.3%;第三产业3.7万亿元,增长57.0%。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省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3.2万个,从业人员33.0万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62.4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0.1万个,从业人员7.9万人,营业收入2176.2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0.5万个,从业人员3.3万人,营业收入293.7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1.9万个,从业人员15.5万人,营业收入1067.1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法人单位0.7万个,从业人员6.4万人,营业收入325.5亿元。
(五)新兴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836个,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68个。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333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85.8亿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50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13.3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3.7万人年,R&D经费支出210.1亿元。
此外,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资料,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普查年度(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云南省2023年GDP总量修订为30596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575亿元,增幅为1.9%,比2018年增加9715亿元,名义增长46.5%,年均增长量为1943亿元,年均名义增速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191亿元,减少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021亿元,减少23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383亿元,增加82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快报数的14.0:34.2:51.8变化为13.7:32.8:53.5。
云南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云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客观反映了五年来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是对云南经济的一次高质量“体检”。普查资料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
下一步,云南将深入推进普查数据开发应用,积极拓展普查数据开放渠道和共享方式,丰富普查数据发布手段,依法依规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普查资料的信息服务,确保普查结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数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云南省总结好“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为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云南网记者 张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