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文化中国行|镇康县构建“银发人才+”服务模式:银发担使命 文化润边疆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3日 07:30:57  来源: 云南网

王翠兰和老年学员排练节目。

  2024年以来,镇康县依托边城“银发人才”工作站,创新构建“银发人才+”服务模式,聚焦国门文化,实施“银发先锋”工程,助力边疆党建长廊最美示范带建设。

  每晚7时,镇康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准时响起悠扬乐声。68岁的老年舞蹈队领队王翠兰手持指挥棒,带领20余名银发学员排练她改编的舞蹈《打歌来》。这支结合了镇康非遗“阿数瑟”与现代舞元素的舞蹈,巧妙融入了党的政策宣讲和戍边爱国主题。“舞步要有力,转身要带笑,通过动作把‘阿数瑟’文化里藏着的边疆人民生活智慧表现出来。”和着三弦与“阿数瑟”的调子,王翠兰认真地指导学员。

  “老祖宗的调子配上舞蹈真带劲儿。我们不仅能通过舞蹈锻炼身体,还了解了‘阿数瑟’文化。”常在手机上分享排练视频的学员已晓芹说。这支老年舞蹈队不仅活跃在南伞河畔的广场上,完成了30余场县内演出,还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宣传,获得了众多网友点赞。

  为了整理收集文史资料,退休干部杨开银和他的团队依然活跃在镇康县的山林村寨。他们踏勘抗战遗址、走访“三亲”人员,足迹遍布怒江两岸。通过他们的努力,中国远征军的抗战遗址已被普查确认23处,目前已全部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开银还整理编著了书籍《神奇南伞》,为更多人了解镇康提供了珍贵资料。

  “从怒江东岸到南汀河畔,近万名中国远征军曾在此布防,抗敌御侮。”在勐捧镇酸格林村,杨开银轻抚抗战遗址纪念碑,向青年人讲述滇西抗战历史。他还为老年大学学员、青年干部及中小学生开展上百场次宣讲,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让不少听众对镇康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充分发挥“银发先锋”弘扬国门文化的作用,2024年以来,镇康县聚焦银发志愿者助力兴边富民行动,创新激活“云岭银发”人才库,引导具有各类专技特长的离退休干部积极投身文化传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建“理论+文艺”宣传志愿服务小分队,以歌曲、舞蹈、“阿数瑟”等形式,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从界桩到舞台,镇康县涌现出许多像王翠兰、杨开银这样的离退休干部。镇康县精准对接基层需求,搭建平台,健全工作机制,凝聚“银发人才”共识。2025年,镇康县银发志愿者助力兴边富民行动如期启动,他们的故事将继续书写在这片热土上。

  云报全媒体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赵玉雪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